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九章 农家子x童养媳(36)(1 / 2)

加入书签

会试是礼部主考,天下举人共会一处比试科艺,在京城内的贡院举行。

头名叫“会员”,所有的考中者均称之为“贡氏”。

二月春风似剪刀,带着微暖还寒的凉意,谢知言林召棠再次赶赴考场,这一场的结果也就意味着能不能扶摇直上,完成阶级的跃升。

士农工商,一介农家子耕读传家,从此身份阶级不同。

林召棠天资不错,再加上有名师指点,自身也懂得读书的重要性,自从发奋以后就异常勤勉。

谢知言则是拥有外挂一般的存在,在外人眼中是天资过人,可是他知道,和自己的勤学苦练是分不开的。

能够走到这一步的学子们,在全国都是数得着的了,没人都有过人之处,勤学可以说是第一位。

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困难程度比后世的高考尤甚。

后世高考的时候只需要你专心学习,衣食住行都有人打理,最起码生活无忧,而且信息传递非常快,省去了许多求学的烦恼。可以说是知识放在那里,你只要去学就好。

可是这些学子们就不同了,他们这个年纪没有结婚生子的简直凤毛麟角,大多数都已经有了家庭,甚至还有的都做了爷爷。

他们这些人需要维持家庭和交际往来,同时还要努力读书。

书都是很贵的,还需要你去钻研渠道获取跟得上形势的知识储备,求爷爷告奶奶的求大儒指点。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需要自身具有非常积极能动性才能达成的。被动型选手根本不可能走到这一步,走到这里的都是进取型的,所有人的脑子里只有一件事,考中考中考中!

等到出了考场,谢知言和林召棠相视一笑,两人均胸中有数。

会试的阅卷速度要比乡试快很多,毕竟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进行,比如四月份举行的殿试。

皇天不负有心人,谢知言考中了第九十九名,林召棠则考中了一百零一名。

两人的名次都不好不坏,平稳过关。

最开心的莫过于顾惜惜王伯还有谢春生了,五人在家中自己庆祝了一番,两位考生也终于卸下了心头的大石,可以说是最难的一关过了。

可现在不是放松的时候,接下来的殿试才是重头戏。

殿试可以说是这些贡士们参加的复试,参加过殿试的分为三甲,一甲为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

二甲有一定名额,赐进士出身,这就是“二甲进士”,也是非常荣耀的功名地位。

三甲则是“同进士”,比较尴尬的存在。

这最后的一哆嗦,决定了以后前程的高度,同进士是注定在官场上无法和进士们一较高下的,出身注定了一切。

曾经有个文人做出了非常贴切的描述,“同进士”的地位尴尬堪比“如夫人”,小老婆。

殿试只考一道题,也就是皇帝出题要求写一篇策论,至于题目内容是皇帝感兴趣的知识面范围还是传统的文章甚至是当今朝堂上面临的难题,这些都要看坐在龙椅上那一位的心情。

当谢知言真正面对考卷的时候,心下大定。

他押对了。

这届皇上还真的不错,风格务实。他考前就翻阅了大量资料,关于漕运、治水、水运之于商业发展领域。

几乎年年治水年年水患,治水是个老问题,而且是花钱最多见效最少的问题。

谢知言押对了宝,他从水利工程出发,着眼水患的社会经济原因,最终落笔于具体的几条解决办法。

很多学子容易犯的毛病,将题目给论述一遍,不管是妙笔生花还是辞藻华丽,对于解决问题来说一点帮助都没有,立意太高太大,难以落到实处。

谢知言就没有这个毛病,他的一笔好字秀美有力,语言朴实中带着深厚的哲理,可以说是典型的格物致知了。

皇帝在他身边站了好大一会儿,他努力稳住心神,下笔如有神丝毫不乱。

殿试结束,当场被点为探花,可以说是这次考试中最大的一匹黑马,林召棠也顺利成为二甲进士,一朝翻身。

等待他们的是更复杂的局面,朝堂上的党争开张的如火如荼,太子党和贤王党正式对上,可惜皇上开始了制衡之道。

那边弱势了就帮一把,哪边占了上风就打下去,根本就是坐山观虎斗。

这样一来,极大的消耗了政令下达的速度,所有人都忙着站队,为了支持而支持,为了反对而反对。

谢知言和林召棠还只是个小小的庶吉士,负责给皇上念书讲学,偶尔起草一些无关紧要的政令。

就在事情僵持的时候,皇后直言进谏惹怒了皇上被幽禁宫中,这下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太子一系受到严重的打击,后宫的势力也站在了贤王一派,更何况李嘉早就和太子翻脸了。

李嘉后来也采取了许多措施,奈何谢知言和顾惜惜防范的严,根本就没能得逞。

前世不也是这样么,她费尽心机的讨好太子哥哥,没想到最后真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