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8章(1 / 2)

加入书签

这些信息不自觉进入简岚的视野,慢慢排列成形。

直到入职的第三年,独来独往的她习惯性地坐在食堂角落,在隔壁小包厢开门时,无意中听到里面传来“小镇”、“湮没”、“芷海”、“研究”、“能量”等字眼,才真正开始留心。

芷海镇是经久不衰的话题,现在还有人讨论也很正常。

但人很难欺骗自己的心,自那之后,简岚对周遭的留意程度翻倍增长。

去年她有幸参与了一个研究地球近地面层光速扭曲的研究,主要课题是发现个别地区的实际现象不符合物理规律。

现象发生的地点有国内有国外,有城市有小镇,有沙漠有森林。

只有简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人口都在不断趋于稳定。

这与芷海镇湮灭前太像了。

简岚对项目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周围人都以为她想争取年度奖金,她也对自己的目的闭口不谈。

随着项目的深入,她所在的小组开始和那些神秘的项目组产生交集。

他们不清楚自己具体在研究什么,只是被分配了一项项工作,不停地演算。

通过大量的实验比对,以及从其他项目组传来的只言片语。

简岚感觉到sy集团在争夺什么。

如同世界上出现了一些有特异功能的人,他们在想法设法把这些特异功能扒下来,研究、开发、量产,为己所用。

那似乎是现阶段看不到摸不着的——能源。

某次多部门团建时,同事们起哄说今年的最佳员工非简岚莫属,让她拿了奖金请客。

简岚纯属敷衍道:“谢谢。等项目完成了,大家想要什么都有了。”

这是一句再普通不过的吉祥话,同事们立刻欢呼起来。

只有她意识到说错话了。

不远处的几个领导似笑非笑地看向她,没有错过她意识到自己说错话的表情。

这次团建之后不久,有天午休时,简岚接到组长消息,约她晚上下班前去特殊实验室,给她看一个新的实验项目,再聊一聊她今后发展的问题。

组长还嘱咐她一定按时去,到了之后直接到三号实验室的位置等待。

简岚未做多想。

特殊实验室在远离实验楼的单独区域,乍一看像一片厂房。

这里一共六间实验室,四号、五号、六号实验室常年关闭,里面有重要的实验素材和实验数据,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靠近。

经常有做卫生的大爷大妈想要偷懒,倚在几乎无人经过的四号实验室和三号实验室的隔断墙上打瞌睡,消磨时间到下班。

只要巡逻的内勤人员抓到必会开除他们。

甚至员工在附近停留时间过长也会被开除,有过不少例子。

当年有位员工从劳动仲裁打到劳动诉讼,邀请了电视台,自己开了自媒体账号,闹得满城风雨。

没有特殊实验时,一号到三号实验室常年连通,平时只有连接一号实验室的正门开着,被大家戏称为饭馆里的可拉隔断式的包间。

冬天里下午五点钟天就黑了。

特殊实验室的“厂房”没有实验,已经关了灯。

简岚走进特殊实验室的“厂房”时,只有两侧的应急灯亮着淡淡的橘光。

那时简岚已经察觉到一些不对劲,但她摸索着很顺利地打开了一号实验室位置的顶灯,便以为自己多心了。

其他开关的位置她找不到,就借着光走到了最里面。

这里很刻意地放着一张实验桌和椅子,上面还有几页纸的数据报告。

她以为这是组长为了方便和她坐下说话准备的,便很自然地走到桌子旁。

正犹豫着要不要打开手机手电,看一下桌上的内容。

这时,四周的灯忽然亮起。

昏暗的厂房如同白昼。

“简岚,你怎么借机进了四号实验室!”组长痛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简岚此时还以为只要解释清楚就可以。

当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以及要求她支付500万的巨额赔偿的通知拍到她面前。

她才恍然明白,原来他们提前把那堵隔断墙移走了。

她一条路走到底,那里不是三号和四号之间的墙,而是五号和六号实验室的分界。

她被算计了。

sy集团没有逼迫她立刻还债,却也通过各种途径冻结了她的账户,更别说所谓的年终奖了。

几乎献出了自己的全部身家后, sy集团没有咄咄逼人地讨债。

但她从此成为不再被信任的人。

他们真正如愿了。

她孑然一身地望着sy集团外的天空,在太阳下愣了许久,回到还有十天就到期的出租屋,打开电脑——这是她仅剩的资产之一,在计划注册自媒体账号,走同事的老路时,忽然看到了复刻芷海镇直播活动的选拔报名。

生锈许久的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