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1章(1 / 2)

加入书签

众帝王傻眼了。

兵是好兵,将是好将。时机是好时机,就是这里面的妖魔鬼怪太多了点。

这样的大军,能打成这样,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要是没有变法,只怕会一触即溃吧!

正在召见王安石的宋仁宗也是一脸愤懑。

他这个堂孙,是不是除了变法,还得好好学学兵法?

大好时机,大好时机呀,就被这群人给毁了!

“官家,官家!”看着宋仁宗一脸愤懑,王安石有些忐忑,他刚刚正在说自己的一些政见,以及对目前庆历新政的看法,哪想到天卷就出现了。

这天卷在他回汴京的路上也略有耳闻,就是还不曾亲眼见过,如今得见,果然是神奇不已。甚至还说了很多宫廷秘闻,听得他胆战心惊。

不过显然官家并不在意,仍旧听得津津有味,只是刚开始还好,如今说到所谓宋神宗时的情形,官家的脸色就越来越难看。

虽然天卷对他的名字屡有提及,但是他此时哪敢想太多。只知道官家的心情应该是越来越糟糕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总之,“孺子其朋”的错误绝不能再犯了!

听到王安石唤他,宋仁宗回国神来,看着王安石的眼神更缓和了些。

虽然此子的一句“孺子其朋”让他很不高兴。

但是同天卷今日说的那些“黄袍加身”、“斧声烛影”、“金匮之盟”比起来,这又算得了什么?

况且,经过王安石变法,他大宋军队日后竟然能如此厉害,让他更加坚定了变法的信心。

而且,他还要比他那个堂孙做得更好,他要更彻底,将官员中的这种风气也好好治一治。

正如天卷所说,万事不要想着让后人如何如何,要先从自己做起!

于是他微微笑了下:“无妨,只是为我大宋叹惋一下而已。你接着说。”

“是,官家!”王安石松了一口气,继续说起自己的主张来。

【回复22接上 好了,基本上这次伐夏的大致经过就是如此了。虽然最后宋朝的这次伐夏还是失败了,但也获得了兰州这个重要城镇,也不算是一无所获。】

【回复23接上 只不过这个结果距离神宗的期望差太多了,这才严重打击了他的自信心,以至于之后他郁郁而终,丧失了绝佳的振兴大宋的机会。】

宋神宗呕得想要吐血,恨不得此刻就原地去世。

原本可以将西夏一举歼灭,最终却只得了兰州一隅。虽然兰州也是重镇,但是同整个西夏比起来,又何足挂齿。

他也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因此郁郁而终了。

大好局面搞成这样,什么雄心壮志都没了,他是被这帮臣子气死的。

不过……不过……

不过还好,现在这些事还未发生,他还可以改变。

看来除了治兵治军,他也要好好治理一下吏政了。

这场仗他根本不是被西夏打败的,是被自己的这些官宦打败的!

仿佛为了让他进一步下定决心一般,紧接着,却听天卷继续说道。

【回复24接上 对了,这位高大衙内,回来就丢了官。但是鉴于宋朝不杀官员的传统,他也只是丢了官,并未获罪。甚至在宋神宗身死,哲宗继位后还官复原职。】

众帝王:犯了这么大的错,还能官复原职?毁灭吧!

宋神宗:朕绝不会在让这种事情发生!

宋仁宗:这个高衙内是谁的孙子来着,让他爷爷来见朕!

【回复25接上 虽然说了只是陈述事情经过,但是说到这里,up主也不得不叹一句:能把官员用成这样的朝代,宋朝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众帝王:啥都别说了。毁灭吧,赶紧毁灭吧!

【回复26接上 都说宋朝的战争,都是先赢后输,初起up主还没想明白,不过眼下算是明白了。打仗打的时间越久,官员将领们的小心思也就越多,自然会出现各种幺蛾子喽。】

争功、投机、尸位素餐、文官领导武将、对困难预估不足。

越想,宋神宗的心越沉。但是这也让他更坚定了决心,他的变法还要更深更广更彻底,他绝不能再重蹈覆辙。

否则的话,他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宋在他之后不出三代的时间中,就这么一步步走向覆灭。

【好了,第九条我们就回答到这里,下面是我们上次留言的最后一条。】

【要建金屋的猪猪侠:朕想知道,元狩四年,霍去病是如何封狼居胥山的!】

这是刘彻想问好久的问题了,但是之前一直没有抢到留言机会,这次虽然是最后一个,但是却终于抢到了。

他不想干等了,一定要问明白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的经过。

而看到这个问题,另一个帝王也全神贯注起来,正是秦始皇嬴政陛下。

封狼居胥山,如果是他的话,也可以的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