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239章(2 / 3)

加入书签

惯了胜仗,对此没多大兴致,随意地饮了杯酒,以闲聊般的口吻道:“右相为何几次三番惹太真不高兴?”

&esp;&esp;“陛下明鉴。”李林甫极难得敢回嘴一次,行礼道:“臣为陛下处置国政,当以公心为重,也不宜任何事都顾着贵妃的心意,贵妃若受了奸人蒙蔽,臣亦无纵容之理。”

&esp;&esp;虽然有些生僻字他认不全,他却能极敏锐地把握住圣人的心思,知道圣人未必很满意贵妃认义弟之事,因薛白比安禄山俊了太多太多。

&esp;&esp;“京兆府拿下薛白,此事臣确实知晓,案情明了,证据确凿,萧炅的判决毫无问题。”李林甫道:“反倒是薛白,屡次耍小心机,根本不把臣放在眼里。臣受辱无妨,大唐宰执的颜面不能损,律法与国威不能有损。”

&esp;&esp;“知道了。”

&esp;&esp;李隆基笑了笑,赐了李林甫一杯酒,安抚了他,笑道:“这事确是薛白过错,右相教训他,该的,眼下关也关了,差不多罢了。”

&esp;&esp;李林甫双手捧着酒杯,脸色却是郑重起来,道:“陛下,国法万不可因人而废,请将此案交三司秉公而断、据事实而判。苍天可鉴,臣绝无半点私心!”

&esp;&esp;第146章 各表一枝

&esp;&esp;李隆基非常了解李林甫,只听他的语气,便意识到他这次是玩真的了。

&esp;&esp;不构陷、不掺私,将案子交三司秉公而断?

&esp;&esp;如此说来,倒确有可能是薛白犯了大罪,故意殴打元捴,以小错遮掩大罪了?

&esp;&esp;这种小伎俩,李隆基年轻时信手拈来,早都玩腻了,懒得与一个少年白身计较而已。

&esp;&esp;好比,一只漂亮的小奶猫在地上打滚翻肚皮,逗他开心又不可能咬他,哥奴偏要跳出来指着小奶猫大喊“圣人快看,他太有心机了!”

&esp;&esp;一次两次就罢了,两次三次就招人烦,但若第四次还来,哥奴不会这么蠢……那就是,这只小奶猫真有可能是吃人的老虎?

&esp;&esp;这念头在脑中一闪而过,李隆基笑了出来,只觉好荒唐。

&esp;&esp;不说荒唐,哪怕真是老虎,也是小奶虎,他什么毒蛇猛兽没养过,不至于像哥奴这么大惊小怪。

&esp;&esp;“右相不必激动,一会薛白到了,一问便知。”

&esp;&esp;李林甫问心无愧,应道:“臣行事坦荡,不怕与他御前对质。”

&esp;&esp;“惹朕烦心?”李隆基笑骂道:“朕何事说过这是对质?”

&esp;&esp;“臣以为陛下太纵容薛白了。”李林甫颇有底气。

&esp;&esp;李隆基根本就没心情分辨是非对错,召臣下来,其实是每隔几个月例行敲打,维持他们对天子的敬畏。

&esp;&esp;哥奴平时办事认真,这很好,但跑到他面前来一本正经当谏臣,这就很招人烦了,真当天子不知他对付东宫的小心思?十多年没人敢在天子面前摆这种态度了。

&esp;&esp;好在,李林甫也就是偶尔为之,许是被薛白那耍浑犯贱的手段逼急了,允他一次罢了。

&esp;&esp;“先不聊这些,你那开源节流的折子,朕看了。”李隆基道:“很好。”

&esp;&esp;“能为陛下分忧,臣之幸也!”

&esp;&esp;君臣二人回到了最融洽的相处方式。

&esp;&esp;“既有了钱财,国事大有可为。”李隆基意气风发,道:“朕要在西北筑城以扼吐蕃,此为军国正事,务必办妥,你我君臣有生之年当灭了吐蕃;石国敢随小勃律国停止朝贡,亦须发兵灭之……还有,华州百姓进谏多年,盼朕封禅华山,此事亦交由右相办。”

&esp;&esp;李林甫的背更弯了。

&esp;&esp;他好不容易想出诸多开源节流的办法,一口气还没来得及松下去,此时又再提了起来。

&esp;&esp;劝谏肯定是不敢的。

&esp;&esp;方才劝圣人查办薛白,他是也摆出态度了,但那只是无伤大雅的小事。此时谈的才是真正的国家大事,圣人从来是一言而决,不听旁人任何话的。

&esp;&esp;“臣,领旨。”

&esp;&esp;李隆基大笑,亲近地拍着李林甫的肩,以“十郎”呼之,又是赞赏了一番。

&esp;&esp;正因李林甫如此能干又听话,他才纵容他结党营私、构陷东宫。

&esp;&esp;“圣人,薛白到了。”

&esp;&esp;“召。”

&esp;&esp;李隆基一见薛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