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308章(2 / 3)

加入书签

为官该为世人所做的。”元载掷地有声。

&esp;&esp;如此,两人之间的关系又亲近起来。

&esp;&esp;“薛郎近来一直处在风口浪尖?”元载语气关切,笑道:“如此年轻英俊的状元,若没个归宿,如稚子抱金过市,岂不遭人觊觎?”

&esp;&esp;“元兄今日来,可是有指教?”

&esp;&esp;“我不是为谁当说客,你我是好友,因此我替你出一个主意,如何?”

&esp;&esp;“愿闻其详。”

&esp;&esp;“听闻为你写戏词的还有一位红颜知己,乃是玉真观的女冠,你何不娶了她?她身份超然于红尘之外,与你有情有义,如此一来,既能推拒了旁人的拉拢,你也不至于违心。”

&esp;&esp;薛白问道:“不知元兄是从何处听闻的此事?”

&esp;&esp;“偶尔听人提及过。

&esp;&esp;薛白知道元载还是来给人当说客的,话里话外虽不提李华,其实李华出氏南祖房,无非还是让薛白与赵郡李氏妥协。

&esp;&esp;当然,满朝都是世家子弟,怎么选都是一样的,无非就是给一些压迫感,哪怕只是为了劝动薛白也好,目的在于让他尽快与光同尘。

&esp;&esp;哪有贫寒出身的进士,不靠高门大户帮忙打点就通过吏部试的?

&esp;&esp;即使是元载,中了进士之后,谋官也得靠王家。

&esp;&esp;薛白偏是道:“元兄的主意我会考虑,不急,我先准备吏部试。”

&esp;&esp;元载叹息一声,也不再劝,起身告辞,出了薛宅,却是遇到了杜五郎。

&esp;&esp;相比薛白一天到晚招惹麻烦,杜五郎看起来就很轻松,心情很喜悦的样子。

&esp;&esp;“五郎可是也要授官了?

&esp;&esp;“哪里会?”杜五郎颇高兴地笑道:“中了明经之后还有守选期。守选期过了,我才能参加吏部铨选嘛。

&esp;&esp;元载道:“也对,那五郎近米仕忙什么?”

&esp;&esp;“薛白忙着谋官,我是忙着婚事。”

&esp;&esp;“如何还要你亲自筹办?”

&esp;&esp;“哎。”杜五郎此时叹了口气,道:“我那准岳丈不是回来了吗?许多事便该由他操办,可他哪能做事?派人看着他都来不及,我又怕家里知晓了不高兴,只好把该由他办的事也办了。”

&esp;&esp;元载不可理解,问道:“五郎何必找这样的门户?”

&esp;&esp;杜五郎没答,傻笑了两下。

&esp;&esp;元载不由又是一声叹息,心想,薛白与杜誊两人都是不知世道艰难的。

&esp;&esp;三月十六日,吏部博学鸿词试。

&esp;&esp;薛白早早便起了,往皇城去,一路到了尚书省。

&esp;&esp;此间,刑部与礼部他都是去过的,吏部则是较少造访。

&esp;&esp;衙门在尚书省东南方位,走进南面的曹院里,只见站在其中等候的多是一些官员。

&esp;&esp;因为在大唐当官,任期满了是要罢秩的,回家等守选。要是不想守选,也只能参加吏部试,或者到边镇入幕府。

&esp;&esp;除了这些正在守选的官员,也有一些老进士,都是几年前就及第却一直没当过官的。绝大部分人脸上都有一股死气沉沉的表情。

&esp;&esp;只有薛白一个今科进士,且十分年轻,站在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

&esp;&esp;待时辰到了,几名小吏板着脸从庑房中走出来,道:“排好队,博学鸿词试到左边,书判拔萃试到右边。

&esp;&esp;众人遂排成两列,依次上前核对文书。

&esp;&esp;排在薛白前面的是一个年逾四旬的官员,看官袍该在八品上下,衣袍上却满是补丁,脚下的靴子也是破了洞,看起来面黄肌瘦。

&esp;&esp;他转头见了薛白,讶道:“这般年轻?”

&esp;&esp;“运气好。

&esp;&esp;“唉,我就不行了。”

&esp;&esp;这官员也无心管薛白是谁,兀自叹息着自己的事。

&esp;&esp;“我罢秩后已守选了六年,俸禄也没有,一年一年赶到长安来参加吏部试,花费太大了。可不来吧,何年何月才有一个官职?”

&esp;&esp;正在此时,前方正在核验文书的一人被小吏们架了出去,不甘心地大喊大叫起来。

&esp;&esp;“我就是刘承嗣!你们凭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