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331章(2 / 3)

加入书签

esp;&esp;“贬了。”

&esp;&esp;“喏。”

&esp;&esp;次日,陈希烈到秘书省视事,第一件事就是吩咐人把纂修使的名单拿过来。

&esp;&esp;他在公房中坐下,叹息一声,自在心中暗骂不已。

&esp;&esp;“索斗鸡,小题大作,真当你比我官高一等?”

&esp;&esp;不一会儿,名单送来,陈希烈找到王昌龄的名字,提笔划掉,又吩咐人找到其告身留存文书送到吏部去。

&esp;&esp;恰此时,公房外有人道:“左相,薛状元来了。”

&esp;&esp;“哎,真是,老夫说过,薛郎来了,不必通传,还不快迎?”

&esp;&esp;“喏。”

&esp;&esp;公房中门被推开,薛白领着王昌龄踱步而来。

&esp;&esp;“见过左相。”

&esp;&esp;王昌龄也执礼道:“陈公,多年不见……见过左相。”

&esp;&esp;“少伯,切莫多礼。”陈希烈连忙上前,握住王昌龄的双手,上下打量,叹息道:“近二十年未见,你如今怎比我还老了啊?!”

&esp;&esp;“贬谪路上的风霜磨人嘛。”王昌龄笑道。

&esp;&esp;两人一个紫袍,一个青袍,地位悬殊,看着颇为不谐。

&esp;&esp;陈希烈唏嘘不已,转头与薛白叹息道:“当年少伯在此校书时,老夫是集贤院学士,偶有往来,偶有往来,那年他风华正茂啊。”

&esp;&esp;“原来左相与王纂修是旧识。”薛白道:“那就好。”

&esp;&esp;“久别重逢啊。”

&esp;&esp;陈希烈听得薛白“那就好”三个字,预感到不好,背过身咳嗽起来,“咳咳咳……老夫偶感风寒……”

&esp;&esp;“左相病了?”薛白立即接话,道:“既如此,《天宝文萃》的选稿事务,恰好交由王纂修来做。好让左相静养,如何?

&esp;&esp;“不碍事,不碍事。”陈希烈切换自如,摇手道:“些许小恙,明日便好了。”

&esp;&esp;“如此我就放心了,不过,左相身为宰执,岂有余暇打理选稿这般繁冗琐事。王纂修名满天下,正是不二人选,今日来,便是请左相任王纂修为《天宝文萃》主编。”

&esp;&esp;“欸,那薛郎你呢?”

&esp;&esp;“我为副编,左相为督刊,岂非美哉?”

&esp;&esp;“美哉,美哉。”陈希烈脸上浮起了笑意,道:“既如此,老夫注拟到吏部,等中书省批复便是。少伯可静候佳音。”

&esp;&esp;说罢,他微微抬手,请薛白、王昌龄离开。

&esp;&esp;薛白道:“我正好要去吏部,请左相注拟,我顺道带过去如何?”

&esp;&esp;“待老夫忙完公事,会亲自到吏部注拟。”

&esp;&esp;“不知左相有何公务,可需吩咐我帮忙?”

&esp;&esp;“不必了。”陈希烈略显出不快之意,摆手道:“你做好份内之事,本相还有政事堂的公务。”

&esp;&esp;说罢,他当即起身,打算亲自把王昌龄的告身送到吏部给达奚珣。

&esp;&esp;才出秘书省,前方却响起了一阵欢呼。

&esp;&esp;“左相已答应了,让王夫子审我们的诗!”

&esp;&esp;又是那一群穷酸书生,不肯安心读书、投行卷,终日盼着一朝登报成名、走捷径,可笑可悲。

&esp;&esp;陈希烈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心想这次自己是不会被士人声望所裹挟的,《天宝文萃》掌握在他手里,不用王昌龄,这些士人都该以他马首是瞻。

&esp;&esp;去过吏部,见了达奚珣一面之后,陈希烈便回了政事堂。

&esp;&esp;有官吏递上公文,道:“左相,这些都须你批复。

&esp;&esp;“知道了。”

&esp;&esp;陈希烈拿起印章一封封盖了,忽然目光一凝,仔细看向案上的注拟……拟王昌龄为《天宝文萃》主编的注拟。

&esp;&esp;“谁做的?”

&esp;&esp;陈希烈惊了一下,马上反应过来,是杜有邻。

&esp;&esp;他当即放下印章,拿起注拟便要撕掉。

&esp;&esp;下一刻,他却是停住了动作。

&esp;&esp;杜有邻既然敢写这个注拟,就是提醒他,此事杨党有把握,他总不至于连这都看不出来。

&es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