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你不是要聘幕僚吗?聘我如何?” &esp;&esp;薛白问道:“你能做什么?” &esp;&esp;“我……我能写会算,聘金也低。” &esp;&esp;“好,准备一下。” &esp;&esp;杜五郎大喜,欢呼着转身回房,下一刻却忽然想到一件事,不由“哎”了一声,万遗憾。 &esp;&esp;“我怕是去不了洛阳,若我走了,那些学子还怎">
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363章(1 / 3)

加入书签

&esp;&esp;“你不是要聘幕僚吗?聘我如何?”

&esp;&esp;薛白问道:“你能做什么?”

&esp;&esp;“我……我能写会算,聘金也低。”

&esp;&esp;“好,准备一下。”

&esp;&esp;杜五郎大喜,欢呼着转身回房,下一刻却忽然想到一件事,不由“哎”了一声,万遗憾。

&esp;&esp;“我怕是去不了洛阳,若我走了,那些学子还怎到东馆借阅书籍?”

&esp;&esp;他真的很想去洛阳,且与那些学子并没有太深的交情,但想来想去觉得自己不去也不会如何,能否借阅书籍却干系到那些人的前程。

&esp;&esp;薛白回过头看了杜五郎一眼,道:“想个办法便是,总不能一直由你带着。”

&esp;&esp;“让东馆允许监生、乡贡之外的学子也有资格?我哪能做到啊?”

&esp;&esp;“你不是春闱五子吗?要当我的幕僚,岂可一点本事也无?”

&esp;&esp;晨鼓声传进平康坊的右相府,李林甫从睡梦中眼开眼,立即就清醒了过来。

&esp;&esp;他昨夜是四更以后才睡的,拢共也没睡多久,此时身子还乏得厉害,因此决定多眠一会,但横竖睡不着了,脑子里想的是一桩一桩庶务。

&esp;&esp;其实圣人遇刺后,压力最大的是他这个留守朝中的宰相。既要自证清白,又要给圣人交代,同时整个大唐的国政还压在他身上,且日渐繁重。

&esp;&esp;再想到如此辛苦却还要被世人唾骂,他不由激动,爬了起来。

&esp;&esp;天才刚亮,他坐在镜前,看着头上稀少、凌乱的花白头发,看着双眼周围发黑的眼圈,万般心绪浮上来……无人可诉说。

&esp;&esp;发妻已过世,多年来他虽也碰别的侍妾,却从不让人知道他当晚睡在何处。子孙虽有二百余人,皆无情份。一辈子到老来,他唯独只剩下秉天下权的宰相之位。

&esp;&esp;穿戴整齐,他又是精神刚戾的当朝右相李林甫。

&esp;&esp;待一众幕僚匆匆赶来,有人当先道:“右相,这是杨国忠的礼单,他还给陈希烈也送了礼,想要谋吏部侍郎一职。”

&esp;&esp;“告诉王、罗希奭。”李林甫不怒自威道:“让唾壶知道御史台到底是听谁的。”

&esp;&esp;杨国忠手伸得太长了,反而让他决定给杨党一个教训,这次打算把杜有邻这颗钉子都拔出吏部。

&esp;&esp;李林甫严肃地扫视了众人一眼,开口道:“吏部侍郎、功考郎中的人选,本相考虑好了,苗晋卿、宋遥。

&esp;&esp;苗晋卿、宋遥,就是当年点出了“拽白状元”,成为天下笑柄的两个考官。但他们家世好、才华高、资历足,被贬官五年,今已到了可起复之时。

&esp;&esp;李林甫曾经担任过吏部侍郎,一向视吏部为禁商,如今达奚珣忽然外贬,他不得不迅速出手应对,把一些旧日的心腹招回来。

&esp;&esp;“拟封折子,递往华清宫吧。”

&esp;&esp;“喏。”

&esp;&esp;此事换作平时圣人是不会过问的,但近来形势紧张,李林甫也不敢擅专。

&esp;&esp;吏部之事之后又是接连处理了几桩公务,有幕僚匆匆赶来,禀道:“右相,王鉷派人来了。”

&esp;&esp;来人是一个道士,名为任海川,看起来仙风道骨,颇有高人风采,到了议事厅之便请李林甫屏退幕僚。

&esp;&esp;“右相,圣人问了河南灾情之事。”

&esp;&esp;“有何事?”

&esp;&esp;虽隔着屏风,任海川还是欠了欠身,道:“刺驾案的妖贼是涌到含嘉仓的灾民,由偃师尉王彦暹收容并送到骊山,如今王彦暹已经死了。”

&esp;&esp;“如何能让人到骊山?”

&esp;&esp;“此事台辅亦不知。”

&esp;&esp;“王缺不知,反而来问本相?”李林甫道:“你且去问他,户部侍郎、水陆转运使、两京含嘉仓出纳使、监京仓等职,到底谁在兼任?”

&esp;&esp;任海川有些为难道:“右相,这些职位本是杨慎矜与其兄弟所任,故而……台辅真”

&esp;&esp;“推诿?”

&esp;&esp;“不敢。”

&esp;&esp;“那便处置妥当。”李林甫道,“还有何好说的?”

&esp;&esp;“本已能处置妥当,可,圣人打算任薛白为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