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410章(1 / 3)
&esp;&esp;薛白打断了他的喋喋不休,道:“对了,我审了原来的户曹主事孙垣,他说县仓里有三万石粮食来路不明,县令可知此事?”
&esp;&esp;“胡言乱语。”吕令皓立即否认,表情严肃,道:“收来的粮食尚不够,县仓里岂可能多出三万石?本县才清点过,绝无此事。”
&esp;&esp;这般看来,吕令皓与高崇之间,必然是有人说谎了。
&esp;&esp;薛白暂时也不揭破此事,沉吟道:“这样吧,锻造农具的花费,我来想办法。县令遣士曹诸吏给我帮忙,可好?”
&esp;&esp;士曹掌津梁、舟车、舍宅、百工众艺之事,要以县署的名义锻造铁具,经由士曹之手是最简捷的做法。
&esp;&esp;吕令皓却不想轻易放权,他已经有些烦薛白了。
&esp;&esp;他这个县令自认为都已经做得很好了,照顾各方利益,春风化雨地对待这个新上任的县尉。
&esp;&esp;但薛白呢?一味地找麻烦,无谓之事一出接着一出,此前说是奉了圣人的秘旨还算无可奈何,如今总不能是圣人叮嘱他锻造农具。
&esp;&esp;“唉,县尉之责在于捕贼,今高崇尚在潜逃,你不急于搜捕,尽日忙来忙去,何苦“立功劳,攒口碑,于县令也是好事,不是吗?
&esp;&esp;“查抄郭家之事,你办得如何了?
&esp;&esp;“财物众多,尚在清点。县令放心,此前说好的一定作数。”
&esp;&esp;吕令皓首先保证了自己的利益,之后无奈地一挥手,叹道:“县里的仓房、库房不可动,旁的,只要是于百姓有益,老夫自然是支持你的。”
&esp;&esp;这是薛白近日里第三次伸手夺权,吕令皓认为,这该是最后一次,否则就太贪心。
&esp;&esp;第247章 铜币
&esp;&esp;“县令又答应放权给你了?
&esp;&esp;杜五郎接了薛运娘回来,不得不收心,开始当薛白的幕僚,他首先跟着殷亮学习做事,正在核查郭家的账簿,待薛白把一份士曹的铁匠名单递给他,他不由哀嚎一声。
&esp;&esp;“我本来还想着,吕令皓会与你推三阻四一番,拖些时间,这么快就答应了。”
&esp;&esp;“他还是好说话的。”薛白接过殷亮递过来的结果看着,“毕竟我目前还没有侵害到他的利益。
&esp;&esp;“目前没有,就是以后有喽。”杜五郎一边填着文书,嘴里道:“少府,虽然是与我们说话,还是要注意一点才是。”
&esp;&esp;因为做这些事太累了,他连毛笔都不肯好好拿,像是握着筷子一般。
&esp;&esp;薛白做任何事都专注,看不惯这个样子,懒得理他。
&esp;&esp;殷亮则是游刃有余,道:“吕县令此人,确实不难说话。他在意的是前程利益,疏于治下,一心媚上,也无担当,说白了就是又贪又懒又怕死。”
&esp;&esp;“又贪又懒又怕死。”杜五郎道:“那不就是我吗?”
&esp;&esp;尉廊里诸人都笑了笑。
&esp;&esp;殷亮叹惜道:“五郎可会为了让自己能吃穿得更好些,抢尽贫农手里的最后一袋粮。
&esp;&esp;那肯定不会。
&esp;&esp;“区别便在这里。
&esp;&esp;那我要是也当了官……
&esp;&esp;杜五郎想了想,也想不到那么远,只在心中自警,然后调整了一下握笔的姿势。
&esp;&esp;薛白看过目前清点出的郭万金家产列表,有些惊讶。
&esp;&esp;这仅是在偃师县明面上的部分,就已经不止十五万贯了,何况郭万金还有更多家财在长安、洛阳。
&esp;&esp;薛白已经提前写信给了杨銛,想必在长安,很可能是由杨国忠负责抄家,利益各方分配,势必会有不止六十万贯进入太府……须知当年朝廷抄任令方,也只抄出了六十万贯。
&esp;&esp;此事自然是有大功劳,但薛白在公文上把大功劳分润给了殷亮,称是他在盘点账目时发现了郭万金的问题。
&esp;&esp;他打算再过一段时间,举荐殷亮为录事……大概等郭涣对田户、户籍重新造册以后吧。
&esp;&esp;“少府。”
&esp;&esp;殷亮拿出算盘,道:“十五万贯,至少得有五万贯上缴朝廷,这其中或可先拿出三千贯安抚漕工;转运司至少得拿五万贯,杜公才有办法打点,保证这一两年内能履行对漕工的诺言;吕令皓、郭涣则得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