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411章(2 / 3)
干这么重的活,放着我来。”杜五郎费了老大的劲才把那一桶水倒进缸里,气都差点没喘上来,感慨道:“地方上磨砺人啊。”
&esp;&esp;“吕县令派来的仆妇送回去了,要想不被人管着,暂时就得身体力行多做点事。”薛崭得了薛白的教诲,记在心里,一瘸一拐地往大堂走去。
&esp;&esp;“你点我呢。
&esp;&esp;两人到了大堂,殷亮、老凉、姜亥等人已经在用早膳了,神态轻松,说说笑笑,恰好评价到县令吕令皓。
&esp;&esp;老凉舀着碎肉往饼里夹着,一抬头见杜五郎来了,道:“依我看,吕令皓之能,也就与五郎相当。
&esp;&esp;杜五郎也不知这是夸他还是骂他,吸着鼻子道:“今日这蒸肉鲜。”
&esp;&esp;“莫小看了吕县令。”殷亮道:“他看似不强势,能服压县中各高门大户,今少了高崇,县署码头运转如常,可见其能耐,你们再看最近的风声。”
&esp;&esp;“风声怎么了?”
&esp;&esp;“吕县令希望大事化小,流传的消息则依他所愿,人皆只言郭万金有罪,高崇畏罪潜逃。
&esp;&esp;杜五郎问道:“那不是因为这样正合了上面人想要的结果吗?”
&esp;&esp;“能揣测到官长与朝廷的心意,也是本事。水无常形,吕令皓修练得比高崇要深,高崇是激流,他则是溺死人的水潭啊。”
&esp;&esp;“逆水行舟才是真本事。”杜五郎见得多了,倒也有些豪气,狠狠咬了一口肉饼。
&esp;&esp;但到了县署,一处理公文,他马上又忧心忡忡。
&esp;&esp;辰时,薛白依着时辰过来,一副睡得很好的样子。
&esp;&esp;“你倒是不操心。”杜五郎不由道:“县里的事情千头万绪,一百多个亡命徒带着刀都快到了,你还要去陆浑山庄,要命的事,你还睡得着。”
&esp;&esp;薛白心里酝酿的生死大事多,面对县中的庶务反而不像杜五郎那么烦恼。
&esp;&esp;“没事,我是县尉,有朝廷为我撑腰。”
&esp;&esp;杜五郎道:“怎不见朝廷替王县尉撑腰?王仪的事,你可得上点心。”
&esp;&esp;“知道,这一两天就办了。”
&esp;&esp;薛白抿了一口茶汤,心知这地方这么乱,得黑白两道通吃,走路才能稳当……与杜五郎却没甚好说的。
&esp;&esp;“嗯?这茶不错。
&esp;&esp;县令送的茶叶。”殷亮道,“他确实懂品茶。”
&esp;&esp;薛白难得喝的不是加盐的抹茶汤,竟有些不习惯。
&esp;&esp;待那香气弥漫上来,他虽不懂茶,却还是评价道:“当世没几个人有这般懂茶。”
&esp;&esp;是日上午,薛白前往陆浑山庄,路上与宋勉谈论起茶叶。
&esp;&esp;“真正懂茶的,是竟陵郡守李公。”宋勉道:“李公讳齐物,宗室远亲,曾任怀州刺史。因交好左相李公适之,被贬竟陵。他在竟陵识得一年轻人,名唤……陆什么……
&esp;&esp;宋勉博学强记,但近来为弟弟守灵,操劳过度,睡得不太好,一时竟想不起来。
&esp;&esp;薛白道:“陆羽?”
&esp;&esp;薛白道:“陆羽?
&esp;&esp;“对,县尉竟然也知道?”
&esp;&esp;“偶尔听闻,似乎是听县令提过。”
&esp;&esp;宋勉见他知晓,也就不多说了,道:“陆羽精通茶道,因此李太守每年的回礼里都会有茶叶。
&esp;&esp;“怀州刺史?”薛白沉吟片刻,问道:“高崇有位义弟高尚,便是李太守在怀州任上时推荐的吧?
&esp;&esp;“是。
&esp;&esp;“高崇当时也是李太守属下。”
&esp;&esp;宋勉道:“有交情而已,李太守肯定不知高崇与走私之事。”
&esp;&esp;这肯定是真的,李齐物提携高尚时,高尚都还不认识安禄山。
&esp;&esp;薛白也明白宋勉的意思。
&esp;&esp;“就好比,吕县令收了好处,放任高崇,这不代表他就是同谋,也不代表高崇参与了吕县令与豪绅侵占良田一事。再打个比方,高崇与郭万金合伙走私、掠卖良人,而郭万金又与另一人合伙私铸铜币,不代表这人就参与了走私?”
&esp;&esp;宋勉愣了一下,道:“县尉越来越喜欢说笑了。
&esp;&esp;薛白道:“或许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