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两日后,宋家没有依照承诺当众把钱粮运进县仓,这让薛白稍稍有一点儿失了面子。 &esp;&esp;他就此问了宋勉,宋勉依旧很亲近的样子,笑着说是宋家的钱粮还没准备好。 &esp;&esp;“可有发生别的什么?” &esp;&esp;“就这小县城,能有何事?”宋勉笑着摆手,道:“我问了伯翁,缓些日子便送来。” &esp;&esp;“宋公是担心">
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429章(1 / 3)

加入书签

&esp;&esp;两日后,宋家没有依照承诺当众把钱粮运进县仓,这让薛白稍稍有一点儿失了面子。

&esp;&esp;他就此问了宋勉,宋勉依旧很亲近的样子,笑着说是宋家的钱粮还没准备好。

&esp;&esp;“可有发生别的什么?”

&esp;&esp;“就这小县城,能有何事?”宋勉笑着摆手,道:“我问了伯翁,缓些日子便送来。”

&esp;&esp;“宋公是担心引起旁家不满?”

&esp;&esp;“也许吧,我亦不知。放心吧,且耐心等着。”

&esp;&esp;是夜,薛白与杜家姐妹说了此事。

&esp;&esp;杜始道:“临时害怕了,反悔也是可能的。”

&esp;&esp;“不怕他犹豫。”薛白沉思着,问道:“三月初七了吧?”

&esp;&esp;“是。”

&esp;&esp;“离高崇出事,过了四个多月了。”

&esp;&esp;薛白有了个猜测,只是暂时还没证实。

&esp;&esp;“人手还够用吗?”他向杜姱问道,“调些伙计,盯着吕令皓、宋勉、崔唆、郑辩等人。”

&esp;&esp;次日,才到县署,殷亮便匆匆赶来。

&esp;&esp;“少府,有逃户把我们分给他们的田地卖了。”

&esp;&esp;“济民社的?”

&esp;&esp;“不是,是不久前回来的逃户,把邙岭南面我们从郭家划出来的四十三顷隐田卖了十六顷。”

&esp;&esp;薛白竟是点了点头,稍有些欣慰,至少不是济民社的贫农这么做的,毕竟他曾花了一个冬天的时间去告诉他们道理。

&esp;&esp;“卖给谁了?”

&esp;&esp;“宋家。”殷亮道:“但是由宋勉的一个从兄接手的。”

&esp;&esp;薛白微微沉默,那些田地他分给逃户们还未立田契,乃是县署租给他们的,只立了二十年的租约,约定每三十亩收两石粮的租税,为的是让他们更相信今年不会再收重税。

&esp;&esp;换任何人,都买不了这租约,除了宋家,因为薛白正是最需要利用宋家之际。

&esp;&esp;这件事让薛白感到一种挑衅,或者说是试探,宋家在测试他的态度。

&esp;&esp;“逃户们呢?”

&esp;&esp;“还在追。”

&esp;&esp;“让薛崭去追,找到了带到田地来。”

&esp;&esp;薛白遂出了城,亲自去了那片田地看看。

&esp;&esp;三月是农活正忙的时候,农夫们得犁地、播种、灌溉、除草、沤肥,除了粮食,也种些蔬菜。一路上时不时能看到农人挑着担子,扛着两个木桶晃晃悠悠地走,离得近了,发现里面是粪水,臭烘烘的。

&esp;&esp;“少府,前面那几亩都是。”

&esp;&esp;薛白抬头看去,道:“有人在种?”

&esp;&esp;“许是宋家的佃户。”殷亮道:“这片都是良田,如今种子都已经播下了,等到秋收,至少又是三千石粮食,自然是要派佃户来打理了。

&esp;&esp;薛白蹲下身看了看,土壤已经翻过了,上面浇着粪水,有虫子正在空隙里扭动着柔软的身躯,可见确实是良田。

&esp;&esp;他看向不远处一个正在除草的农人,问道:“这是你的田吗?”

&esp;&esp;“阿郎唤俺来种的哩。”

&esp;&esp;“每亩你能得多少?”

&esp;&esp;能吃饱,种得好阿郎还给娃娶媳妇。”

&esp;&esp;感觉得出来,宋家收的也许比朝廷还少,这些人说话时的劲都不一样。

&esp;&esp;薛白也不为难他们,问清了他们都是今天被派过来的,也就放他们去了。

&esp;&esp;薛崭终于押着几个逃户回来了,一路上骂骂咧咧,到了薛白面前,重重将人摁下,道:“阿兄!我把这些忘恩负义的东西押回来了。”

&esp;&esp;几个逃户慌忙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一般,说的都是很诚恳、但完全没用的话。

&esp;&esp;“县尉,小人对不住县尉……

&esp;&esp;薛白认出了其中几人,其中还有两个是当时他在修渠时向他拦路请愿的逃当时其实也没说太多话,他就是看到他们眼睛里的恳求,被那种拼命哀求就只是想活下去的期望打动了。

&esp;&esp;他们希望有一片田地种,不要收过多的租庸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