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可惜,他已为人夫,妻子还是如此傲慢的性格,不容他纳妾。而这一路而来,他们都没有机会单独说上一句话。 &esp;&esp;想着这些,杨齐宣看着庭院中将要凋谢的花儿,心情忧郁,想要赋诗一首向李季兰表明已收到她的心意。 &esp;&esp;搜肠刮肚,他最后只是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esp;&esp;“唉……” &esp;&esp; &esp;">
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451章(1 / 3)

加入书签

&esp;&esp;可惜,他已为人夫,妻子还是如此傲慢的性格,不容他纳妾。而这一路而来,他们都没有机会单独说上一句话。

&esp;&esp;想着这些,杨齐宣看着庭院中将要凋谢的花儿,心情忧郁,想要赋诗一首向李季兰表明已收到她的心意。

&esp;&esp;搜肠刮肚,他最后只是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esp;&esp;“唉……”

&esp;&esp;

&esp;&esp;“吁!”

&esp;&esp;偃师县西的官道上,有五人策马而来,在路边的民舍前勒住缰绳。

&esp;&esp;“郎君,到佃户家中稍歇一会吧?”

&esp;&esp;为首的是个三十余岁的中年男子,身边跟着四个家仆。

&esp;&esp;他仪表堂堂,头上戴着孝。风尘仆仆而来,眼眶发红,显然正经历着巨大的悲恸。

&esp;&esp;此时听到家仆问话,他并不回答,只是抬头望向北面的首阳山,良久不语。

&esp;&esp;见此情形,家仆们遂将他扶下马来,请进了佃户家中。

&esp;&esp;“贺老头!郎君回来了,快去烧壶水来!”

&esp;&esp;农舍里转出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农,见到这一行人,有些惊慌,欲言又止的,最后应道:“好,好哩。”

&esp;&esp;“这些马匹是谁的?有人路过你宅子?”

&esp;&esp;“这是……”

&esp;&esp;贺老头都还没答,中年男子已被拥入农舍中,才进小院,他忽然停下脚步,愣在了那里。

&esp;&esp;院中,一个女冠正在给一个小女孩敷药。

&esp;&esp;她只显出一点侧脸,有着少女的纤细与娇嫩,又像是个落入俗尘的善良仙子。

&esp;&esp;“这是谁?”

&esp;&esp;那女冠回过头看了一眼,答道:“贫道来给幼娘治病。”

&esp;&esp;“鄙人宋若思,出身陆浑山庄宋氏,官任监察御史,家父……亡父……”

&esp;&esp;“节哀。”

&esp;&esp;“敢问道长尊号。”

&esp;&esp;“腾空子。”李腾空给小女孩敷好药,道:“你不要碰水,过两天再来看你。”

&esp;&esp;说罢,她起身便要走。

&esp;&esp;“且慢。”宋若思连忙示意家仆拿出钱银来,“这是给道长的诊金。”

&esp;&esp;“不必了。”

&esp;&esp;“该给,贺老头是宋家佃户,我身为主家,不可……”

&esp;&esp;“不是了。”

&esp;&esp;李腾空终于停下脚步,颇为认真地道:“他已经不是宋家的佃户,而是偃师县的编户。”

&esp;&esp;宋若思愣了愣,不明白贺老头是如何自赎的。他身边的家仆正要喝问,被他抬手止住。

&esp;&esp;“原来如此,但这诊金还请道长收下。”

&esp;&esp;李腾空没有马上走,就是想看看宋若思对佃户变编户之事会如何反应,见他没有生气,方才离开,但还是悄悄留下了一个护卫看着事情之后的变化。

&esp;&esp;

&esp;&esp;“宋若思对编户之事没太大反应,在贺老头家只待了一会儿就赶回陆浑山庄了。”

&esp;&esp;县署,薛白一边听杜妗说着,手里还拿着一本册子。

&esp;&esp;赶回来的宋家子弟一共有十三人,他需要从这其中选一两个最好控制的作为陆浑山庄名义上的继承人。

&esp;&esp;重点在于,是由他选,是由他给了对方一个机会,他才是施恩的一方。

&esp;&esp;“目前看来,宋若思是人品最好的一个。”

&esp;&esp;“是。”杜妗道,“但有一个问题,他官位太高了,三十七岁已官任监察御史。”

&esp;&esp;“都与我老师差不多了。”

&esp;&esp;监察御史其实只是从八品下的官,但却是相当重要的一道门槛。连宋若思这般身世,在这年纪任此官职还算是年轻有为,可见大唐官途之难。

&esp;&esp;薛白沉吟着,最后道:“官职高不怕,反而能服众,真正怕的是能力高、性格强……明日先到陆浑山庄看看吧,若他够弱就用他。此事,让杜五郎去试探便知,他看人还是准的。”

&esp;&esp;“五郎也只能看出与他差不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