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524章(1 / 3)
&esp;&esp;“什么?”杜妗道:“旁人若知她在,必会疑郎君在此。”
&esp;&esp;“她是以金仙公主弟子的名义进入仙宫观的。”
&esp;&esp;杜妗这才点点头,金仙公主与玉真公主是姐妹,一同出的家,用的牌符都是一样的。
&esp;&esp;她遂问道:“你们也是借此进的玉泉院?”
&esp;&esp;“是。”
&esp;&esp;“如此说来,郎君利用了李腾空一遭?”
&esp;&esp;“是,郎君诓了个吏员下山,我们已控制了他,郎君需要他为我们做事。”
&esp;&esp;“做何事?”
&esp;&esp;“这是郎君留给二娘的信。”
&esp;&esp;杜妗接过那封信纸,拿出随手携带的书破译了,内容很简单,无非是安插他们的人进入修建祭台的劳工队伍。
&esp;&esp;封禅在十一月,时间还很充裕。
&esp;&esp;她抬头看向华山之巅,眼中闪过沉思之色,思忖着薛白到底要做什么……
&esp;&esp;
&esp;&esp;华山。
&esp;&esp;这日是晴天,华山顶上是最适合看云的地方。
&esp;&esp;薛白有一种伸手就能摸到云朵的错觉。
&esp;&esp;想必等李隆基来,也一定又能感到高高在上、唯我独尊。
&esp;&esp;面向南峰,薛白闭上眼,看到那位圣人身披龙袍缓缓走上了祭天坛。
&esp;&esp;而在首阳山的深处,离锻铁、制铜工坊还有一段路的地方,李遐周正在炼丹。
&esp;&esp;炼丹炉下方的炉火熊熊燃烧,炉内正在炼的,是薛白提供的模模糊糊的配方,他希望能听到“轰”的一声,像是齐天大圣打破了炼丹炉,让天庭看看叛逆的力量。
&esp;&esp;他要在这华山之巅,送李隆基一枚长生不老的丹药,在这位千古一帝的文治武功达到最巅峰之际、在其封禅西岳告祭苍天之际,让其升天。
&esp;&esp;到时天崩地裂,满朝文武皆在此,控制住他们,可扶庆王李琮登基;南诏的叛乱难免,他却要借此将颜真卿送上相位;弑君者,则是安禄山,证据已准备好了。
&esp;&esp;若如此,新君在位,名臣任相,或会是一个提前镇住乱局的机会。
&esp;&esp;这一切都很缥缈,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薛白感到了自己内心的疯狂,他与李白都很叛逆,但他真的不洒脱,他在乎的永远是世俗人间,所以想要不顾一切地去做。
&esp;&esp;夹缝求生、虚构身世、培植党羽、经营偃师、揭发安禄山、直谏南诏之事……他做的每一桩事,都是为了最后的目标在准备,挡在他面前的便是那个天子。
&esp;&esp;而天子,终于要离开长安一次。
&esp;&esp;薛白立在华山之巅,压抑着心中的疯狂,冷静而仔细地思量着,之后睁开眼,俯瞰着关中以及正缩在长安城中的皇帝,留下了蔑视的一瞥……
&esp;&esp;第297章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esp;&esp;二月二,龙抬头。
&esp;&esp;圣人封禅西岳的诏书已传遍天下,距离十一月封禅还有九个月。
&esp;&esp;华山顶上,西岳祠已快建好了,正在铺设木椽。工期虽赶,却没有人敢有所敷衍,木匠们还在精心雕刻着窗柩上的花纹。
&esp;&esp;祭天台则相对难建一些,要把石料搬上陡峭的华山险道是件极费力的事。
&esp;&esp;薛白亲眼看了修筑的过程,认为祭天台内部即使是中空的也并不影响,能省下不少材料、还能加快工期。
&esp;&esp;他初到华山,准备的第一件事是安插人手,接下来则得去打听、接触主持此事的陵台丞,但接触之后又如何让其偷工省料?
&esp;&esp;得耽误工期。
&esp;&esp;让祭天台的工期来不及了,陵台丞便会慌,那就有了被说服的可能,而一旦他偷工减料,薛白便能捏住他的把柄,试着逐步控制他。
&esp;&esp;思路既定,便是找机会。
&esp;&esp;是日,雨过天晴,薛白与李白游玩华山。
&esp;&esp;“我当年来,见此处有十数棵擎天大松,我起名为‘松柱’,如今却因建西岳祠都砍了啊。”
&esp;&esp;李白随口说着,须臾,手一抬,指着一块巨岩,又道:“好在这块混元石他们敲不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