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532章(2 / 3)
薛白的对诗?
&esp;&esp;士民舆论,恰是一点就燃之际,而华山停封、南诏叛乱,上位者却还想着粉饰太平。
&esp;&esp;不管有没有这报纸,事实就是,太平盛世一旦崩塌了,粉饰是粉饰不住的,也许第一条、第二条小小的细缝糊住了,但缝隙只会越来越大。
&esp;&esp;想息事宁人、遮掩乱象?不行,就算是皇帝也做不到。
&esp;&esp;薛白要做的就是一把将那块遮羞布扯掉,任遮羞布下密密麻麻的虫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到时谁能胜出,就不是靠巴结圣人,而是只能各凭本事了。
&esp;&esp;第300章 狡辩
&esp;&esp;长安,升平坊,杜宅。
&esp;&esp;傍晚时分,管事全瑞走进书房,只见杜有邻坐在那,脸色有些发愁。想必是因如今任了京兆少尹,却被京兆尹杨国忠压得死死的。
&esp;&esp;“阿郎,这是今日的拜帖。”
&esp;&esp;杜有邻递过那一叠拜帖,先看到了刘宴、第五琦的名字,心知这是年前薛白趁着王鉷案提携的官员们进京了。
&esp;&esp;他翻看了一会,很喜欢这些人的书法、措辞,再加上他已看过他们的卷宗,不由感慨道:“都是有才能之人啊,门生故旧皆俊彦,方是为重臣者之基石。”
&esp;&esp;说得仿佛他很懂得当重臣一般,全瑞连连点头,佩服不已。
&esp;&esp;“那小人答复,阿郎明日下午见他们。”
&esp;&esp;“可。”
&esp;&esp;杜有邻说着,翻到其中一封拜帖,却是惊了一下,道:“此人不行。”
&esp;&esp;全瑞目光看去,只见那拜会者的名字写着“严武”二字,甚是陌生,不由问道:“阿郎,这位是?”
&esp;&esp;“薛郎挑来挑去,怎还挑出这样一个煞星。”
&esp;&esp;杜有邻喃喃自语着,把严武的拜帖单独拿出来,想了想,终究还是得见一见对方,但在家里见这样一个人物实在是有些害怕,遂道:“你回复他吧,后日上午到京兆府相见。”
&esp;&esp;全瑞应了退下,依旧有些疑惑,阿郎对严武像是十分忌惮,但不知是为何。
&esp;&esp;……
&esp;&esp;杜五郎考中明经以后,已经守选了两年,今年无论如何也该谋一个官职了。
&esp;&esp;这日他被阿爷逼着去吏部参加铨选,结果连门都没进就被挡了出来。
&esp;&esp;世态炎凉,随着杨銛死、薛白贬,他们这些杨党党羽无人撑腰了,除了去投奔杨国忠的,其余人大多官途不顺。
&esp;&esp;杜五郎倒是无所谓这些,乐得守不到官职,心情轻松地从皇城回到升平坊。
&esp;&esp;回到家门时,正有人从杜宅出来,身材高大英挺,杜五郎还以为是薛白回来了,高兴地冲上前去。
&esp;&esp;“薛白!”
&esp;&esp;来人转过身来,却不是薛白,且与薛白相貌差异甚大。
&esp;&esp;倒不是说这人长得难看,而是他气质极为锐利。
&esp;&esp;他二十四五岁左右年纪,眉骨很高,两条眉毛斜而直,有种英气过甚之感,生得络腮胡,看起来沉稳而老成,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一双眼,黑白分明,精光四溢。
&esp;&esp;一见面,杜五郎就被对方的气势震慑了,退了一步,抱歉道:“我……我认错人了。”
&esp;&esp;“严武,字季鹰。”对方叉手行礼,道:“想必你便是杜五郎了。”
&esp;&esp;“你听说过我?”杜五郎有些惊喜。
&esp;&esp;他觉得眼前这位严武真是人如其名,威武,也像是鹰一样锐利。
&esp;&esp;“我知五郎与薛郎乃是至交好友。”严武没有吹捧杜五郎,有事说事,径直道:“我虽未见得薛郎一面,他将我从太原府参军提携至京兆府法曹,今我到长安,却听闻他已外贬了?”
&esp;&esp;“事情虽然是这样,但伱不必担心,薛白很快就要回长安了。”
&esp;&esp;严武审视了杜五郎一眼,在片刻的沉思之后道:“看来,南诏叛乱的消息是真的。”
&esp;&esp;“啊,你竟知道?”杜五郎愈发惊奇,邀请严武进宅道:“到堂上说吧,来。”
&esp;&esp;严武回头瞥了一眼杜宅,眼神有些讥意,因已知杜有邻是个胆小懦弱之人,遂道:“乐游原有些酒肆,你我过去边饮边谈。”
&esp;&esp;杜五郎不明白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