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倒也不算轻易,得了许多帮助。”薛白道:“我有这想法,还是从一些旧事里来的。” &esp;&esp;“哦?愿闻其详。”崔光远并不摆官长的架子,笑容可掬。 &esp;&esp;薛白道:“我听说,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以前是礼部主客员外郎,负责的就是蕃夷的招待、给赐之事,我猜他也许是结识了吐蕃人,后来得以成功策反了吐蕃将领。” &esp;&esp;">
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634章(1 / 3)

加入书签

&esp;&esp;“倒也不算轻易,得了许多帮助。”薛白道:“我有这想法,还是从一些旧事里来的。”

&esp;&esp;“哦?愿闻其详。”崔光远并不摆官长的架子,笑容可掬。

&esp;&esp;薛白道:“我听说,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以前是礼部主客员外郎,负责的就是蕃夷的招待、给赐之事,我猜他也许是结识了吐蕃人,后来得以成功策反了吐蕃将领。”

&esp;&esp;“所以……你效仿他?”

&esp;&esp;“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esp;&esp;崔光远听了这句话,不由深深看了薛白一眼。

&esp;&esp;如今的薛白已不是过去那一无所有的少年,他名望之高,已经能够更轻易地获得旁人的推崇。

&esp;&esp;他自己或许没有觉得,但,崔光远却感觉到见面后这短短几句话带来了极大的启发。

&esp;&esp;档房的门被打开,薛白走进其中,有的放矢地翻找着卷宗,十分专注地看了起来。

&esp;&esp;……

&esp;&esp;是日,崔光远回到家中,只见他年逾六旬的父亲崔悦正与老管家对坐,正在玩樗蒲。

&esp;&esp;“阿爷。”

&esp;&esp;“嗯。”

&esp;&esp;崔悦身上的红色官袍还没褪下,闻言头也不抬,应了一声。

&esp;&esp;他们是出身博陵崔氏第三房,家中本该礼法森严,但崔悦喜财博、喜饮酒,不太重视礼仪。

&esp;&esp;“今日遇到了一桩事,想问问阿爷的看法。”崔光远也不走开,在崔悦身后盘膝坐下。

&esp;&esp;“你比为父聪明。”

&esp;&esp;“孩儿见到薛白了,他迁到职方司任了员外郎。”

&esp;&esp;“就是那造骨牌的薛白?”崔悦道,“下次邀他到家中推两把牌。”

&esp;&esp;崔光远道:“他想往南诏立功,孩儿有意随他前往,阿爷以为如何?”

&esp;&esp;崔悦这才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转过头来。

&esp;&esp;若非崔光远素来沉稳,崔悦几乎要以为他发疯了。

&esp;&esp;“为何?”

&esp;&esp;“觉得他不凡。”崔光远道:“他言‘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他真在准备。”

&esp;&esp;“不可去。”崔悦道,“再多准备也无用,瘴气便能要了你的命。”

&esp;&esp;“喏。”

&esp;&esp;既然父命如此,崔光远也就暂罢了这心思。

&esp;&esp;他其实还没有完全了解薛白在做什么。

&esp;&esp;

&esp;&esp;薛白到了职方司之后,常常给崔光远一种员外郎的官位比郎中还要高的错觉。

&esp;&esp;因其人看着虽年轻,却比崔光远这个中年人还要沉稳有威仪,让人能不由自主地信服。

&esp;&esp;另外,薛白时不时会越过崔光远这个主司,直接与韦见素谈话。

&esp;&esp;崔光远心中好奇,有一次便借口禀报公务,放缓脚步,在韦见素公廨的屏风后听着。

&esp;&esp;隐隐有对话声传来。

&esp;&esp;“陇右这几名将领,早就发行文调他们过来了,哥舒翰若不放人,兵部也该行文催一催。”

&esp;&esp;“我知道,国舅已叮嘱过。”韦见素道,“只是这几个,官职也不甚高,真能助国舅立功?李晟、曲环……”

&esp;&esp;“放心吧,陇右哪些将领能打仗,我们很清楚。”

&esp;&esp;“好吧。”

&esp;&esp;韦见素看到了屏风外的人影,咳了两声,他与薛白谈的不是什么秘密,却也不希望有人偷听。

&esp;&esp;崔光远连忙退后,这情形,少司马竟是与员外郎谈话,却不许郎中听。

&esp;&esp;公廨内,韦见素道:“诸事安排妥当,便要启程了?”

&esp;&esp;“是。”

&esp;&esp;“你打算以何职前往南诏?”

&esp;&esp;薛白道:“自是听朝廷安排,岂有臣属自己选官的?”

&esp;&esp;“国舅可以建议朝廷。”韦见素问道:“你呢?可需我给你一些建议。”

&esp;&esp;薛白当即应道:“多谢少司马。”

&esp;&esp;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