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637章(2 / 3)

加入书签

sp;“怎么了?”

&esp;&esp;“有人送来了一个消息,说是,章仇兼琼病逝了。”

&esp;&esp;薛白一愣,抬头往天空看去。

&esp;&esp;此时尚是白天,他一颗星星都没有看到。

&esp;&esp;

&esp;&esp;兴庆宫。

&esp;&esp;一个宦官脚步匆匆赶进大殿。

&esp;&esp;“圣人,殿中监章仇兼琼,病逝了……”

&esp;&esp;“慢着。”

&esp;&esp;李隆基抬手,禁止了这宦官说话。

&esp;&esp;他正在冥思苦想,嘴里轻声念叨着什么。之后,他抬着的手上下起伏,带着轻快的韵律。

&esp;&esp;“有了!”

&esp;&esp;李隆基忽然惊喜地叫了一声,道:“朕谱出来了。”

&esp;&esp;“圣人?”

&esp;&esp;“快拿朕的箜篌来,再让太真、梅精、念奴来听……都来。”

&esp;&esp;“遵旨。”

&esp;&esp;“对,别忘了永新,把永新也请来。”

&esp;&esp;那来报丧的小宦官也连忙将奏章放下,跑去拿箜篌。

&esp;&esp;很快,诸多美人汇聚,只见圣人面露得意,却不知为何。

&esp;&esp;“你们可听过薛白那首不像诗的诗。”

&esp;&esp;“答圣人,听过。”

&esp;&esp;“他是出了个谜题给天下人啊,朕答出来了,且都听着吧。”

&esp;&esp;箜篌声响,曲调轻快悠扬。

&esp;&esp;李隆基弹着曲子,看向许合子。

&esp;&esp;许合子会意,顺着这曲子,开口唱了起来。

&esp;&esp;那首原本念着不成韵的诗,由此成了好听动人的歌。

&esp;&esp;“……”

&esp;&esp;歌声飘出南熏殿,渐渐也飘出了兴庆宫。

&esp;&esp;没过多久,这首琅琅上口的歌已让长安几乎每个人都会唱。

&esp;&esp;“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esp;&esp;第342章 西南

&esp;&esp;金城县。

&esp;&esp;此地距长安九十里,原是雍州始平县,如今则属于京兆郡管辖。

&esp;&esp;六月初九的午后,随着太阳西归,暑气也散了些。县衙里的官吏们换了便衣,下衙还家,一派悠闲景象。

&esp;&esp;杜五郎打了个哈欠走出衙门,在台阶处伸了懒腰,准备回家带薛运娘去城东新开的酒楼用饭,再去看一场板板腔。

&esp;&esp;板板腔也叫“弦板腔”,是由这边的乐器“弦子”“板子”伴奏,结合了戏曲,颇有意思。

&esp;&esp;这边还有个特产是大蒜,便宜又好吃。

&esp;&esp;正想着这些,杜五郎忽听人唤了他一句。

&esp;&esp;“杜誊?”

&esp;&esp;近来都是被人唤作“杜少府”,忽然有人直呼其名,他颇不习惯,回头看去,不由惊讶。

&esp;&esp;“杨暄,你怎么来了?”

&esp;&esp;“嘘。”

&esp;&esp;杨暄上前,小声道:“莫呼我的名字,我是逃婚来的,你快给我找个地方住下。”

&esp;&esp;“你?逃婚?”杜五郎愈发惊讶,“伱打算逃到哪里去?”

&esp;&esp;“还去哪里?你傻不傻?我就是来找你的。”

&esp;&esp;“找我?为何找我?”

&esp;&esp;“你我是同窗,又是同年,你不是我最好的朋友吗?”

&esp;&esp;“啊?”

&esp;&esp;杜五郎因太过惊讶,慌张了一下。

&esp;&esp;若提到“最好的朋友”这句话,他脑子里只有一个人影,那就是薛白。至于其他朋友,那也得是元结、杜甫、皇甫冉、颜季明等人,杨暄真的得要排到很后面。

&esp;&esp;可他再回过想来,看着杨暄那不太聪明的眼神,莫名地有些愧疚起来,问道:“那个,你找我……找我有什么用啊?”

&esp;&esp;“快给我拿些吃的来,我快饿死了。”

&esp;&esp;两人边走边谈,杨暄说起家中给他安排的亲事,大吐苦水。

&e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