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692章(1 / 3)
&esp;&esp;他朝那些洒花的少女挥了手,欢喜至极。忍不住转过头,不由自主地与薛白道了一句。
&esp;&esp;“我真是太爱长安,太爱这大唐盛世了。”
&esp;&esp;薛白勉强笑笑,道:“是啊,大唐盛世。”
&esp;&esp;他在想,若没有改变,若这次依旧是鲜于仲通挂帅然后大败于南诏,数万将士埋骨洱海边,是否能让这盛世清醒一些?
&esp;&esp;也许能吧。
&esp;&esp;不对,还有杨国忠,以其人的德性,想必也会虚报战功。
&esp;&esp;即使没有杨国忠,以李隆基好大喜功的德性,也会有旁人虚报战功。今日,安禄山不就如此吗?
&esp;&esp;队伍快要到朱雀门前了,忽然,东面一阵锣鼓喧天。一支队伍向这边而来,有数面大旗迎风招展,第一面上写着“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几个大字。
&esp;&esp;周围百姓一阵欢呼,又拥过去看各种奇珍异兽。
&esp;&esp;“天马,这次也有天马吗?”
&esp;&esp;“看!好漂亮的白鹰!”
&esp;&esp;“……”
&esp;&esp;鲜于仲通原本还趾高气昂,听得动静,怕被抢了风头,连忙吩咐队伍快些前近,抢在范阳的队伍之前抵达朱雀门。
&esp;&esp;他进益了,在云南支援王忠嗣时就远没有这般果断。
&esp;&esp;剑南军得令,当即往前拥去。
&esp;&esp;袁思艺带来迎接的内侍们猝不及防,当即一阵大乱。
&esp;&esp;混乱中,薛白如局外人一般驻马而立,抬头看向皇城朱雀门城头,只见御伞已经高高插着了,金吾卫执守得密密麻麻。
&esp;&esp;旁人想到的是荣耀,是封赏,可他想起的却是王焊。
&esp;&esp;当时就是在这个城头上,王焊脱下裤子,扬起头,对着天下人高喊了一句“都是萎厥!”
&esp;&esp;再看世人有多健忘。
&esp;&esp;转眼间,圣人又敢再登上朱雀门了,满城欢呼着,为了看安禄山送来的几个小鸟。
&esp;&esp;沉溺于一点点小小的乐子,无数人不可自拔。
&esp;&esp;可笑的是,直到近两年之后,重回此地,薛白才发现,天下独醉,唯有一个疯子才是最清醒的那个。
&esp;&esp;“壮哉大唐!壮哉大唐!”
&esp;&esp;鲜于仲通麾下的剑南军爆发出了惊人的大吼。
&esp;&esp;他们终于抢在了范阳军的前面,占据了朱雀门前最好的位置。
&esp;&esp;应得的,他们的主帅亲自来了,还押来了当今最大的叛徒阁罗凤,当然应该是他们排在前面。
&esp;&esp;囚车推到了最前。
&esp;&esp;阁罗凤作为失败者,感受了这欢腾景象,心中百感交集,只好对着皇城大哭起来。
&esp;&esp;他清楚地知道,他越哭,圣人越高兴,南诏的处境越好。
&esp;&esp;于是,哭声愈大,周围的笑声愈大。
&esp;&esp;薛白没有上前,依旧在后方看着这满城皆笑、一人独哭的情景。
&esp;&esp;在他的视线里,阁罗凤与王焊的身影重叠起来。
&esp;&esp;成王败寇,倘若再有一次,安知谁能称王,谁是疯子?
&esp;&esp;
&esp;&esp;“圣人至!”
&esp;&esp;随着这一声高呼,李隆基终于御驾亲临了朱雀门城头。
&esp;&esp;薛白已下马,在皇城墙下站着,对这种上位者莅临讲话的场面已感到了乏味。
&esp;&esp;他目光看去,倒是看到了杨玉环的身影,只是隔得远,看不清她的面容。
&esp;&esp;之后,穿得万分隆重的杨国忠代表所有南征的将士禀报。
&esp;&esp;李隆基则下诏勉励、封赏。
&esp;&esp;“时有阁罗凤负德,潜有祸心,杨国忠、鲜于仲通、王忠嗣等,运彼深谋,累枭渠帅,风尘肃静,斥候无虞,不有殊恩,孰彰茂绩……”
&esp;&esp;薛白默默听着,不由在想那些同袍在做什么。
&esp;&esp;王忠嗣该还是在梁州养病,每天要看兵书;王天运估计在太和城练兵;李晟、曲环该是到陇右了,又赶到哥舒翰帐下效力;田神功、田神玉兄弟如今也在剑南独领一军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