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715章(2 / 3)
&esp;&esp;“没用的。”薛白摇头道,“圣人认为王忠嗣已死,我们一开口,直接便触怒圣人,到时依旧处处被动。且圣人不肯见王忠嗣,很多事一旦没有亲眼所见,安禄山的人总能狡辩过去。”
&esp;&esp;元载道:“依你之意呢?”
&esp;&esp;薛白转头看向华清宫的方向,先是问道:“李亨已经到骊山了吧?今早便要觐见圣人。”
&esp;&esp;“是。”
&esp;&esp;“你去告状。”薛白这才抛出了他的想法,缓缓道:“你大义灭亲,状告王忠嗣诈死欺君,怀疑他与李亨合谋,要在骊山兵变。”
&esp;&esp;“你疯了!”元载大惊失色,连退了数步。
&esp;&esp;“公辅兄是聪明人,仔细想,这个说法最合圣人的推测,他一定会信的。只有他信了,他才会重视,才会亲自查办。我们才有让他看到事实真相的机会。”
&esp;&esp;“不,你……”
&esp;&esp;元载咽了咽口水,缓过神来,意识到薛白说的似乎有一点道理。
&esp;&esp;可下一刻,他又想到了另一件事。
&esp;&esp;太子之所以会到骊山,是因为自己揣着脚踏两只船的心思,唆使太子出面。而薛白这个计划,竟是连这一环都考虑到了?
&esp;&esp;换言之,薛白一开始就看穿了自己的小心思?
&esp;&esp;不可能。
&esp;&esp;元载思来想去,认为薛白只是顺水推舟而已,遂道:“不,这样一来,只会害了丈人。”
&esp;&esp;“可你知道他的心意吗?”薛白望向了远处的昭应县城,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成全他吧。”
&esp;&esp;第377章 或轻于鸿毛
&esp;&esp;骊山也建了十王宅、百孙院,方便让诸皇子皇孙陪圣人于骊山小住。
&esp;&esp;李亨昨夜入住这十王宅时,没忍住讥笑着与李辅国小声道了一句“你可看出了圣人的不安”。
&esp;&esp;待到次日醒来,他却深感后悔了,认为自己不该逞一时之快,万一让旁人听到。
&esp;&esp;等到李辅国进来时,便见他坐在榻上揉着额头,脸色深沉、阴郁。
&esp;&esp;“殿下还在为王节帅悲恸啊,还请节哀。”李辅国很知趣地没有提昨夜听到的话,提醒道:“圣人召见殿下了。”
&esp;&esp;“这么早?”
&esp;&esp;李亨有些讶异,自从李隆基不甚举行朝会之后,很少在清晨召见臣下,除非是出了大事。
&esp;&esp;他既不更衣、也不洗脸,带着一身的尘土与满脸的泪痕步入华清宫。
&esp;&esp;开阳门处,鱼朝恩迎了上来,道:“奴婢为太子引路,圣人在九龙殿。”
&esp;&esp;这个宦官与李亨关系很近,虽没有多作提醒,但刻意加快了脚步,因此在过内宫门时,他们恰好遇到了刚觐见结束而退出来的薛白、元载。
&esp;&esp;李亨这才明白圣人为何一大早便要见自己,原来是先听薛白、元载禀报过了大事。
&esp;&esp;有何大事?不难推测,李亨知晓薛白想要除掉安禄山的心思,而元载亦希望能为王忠嗣报仇。
&esp;&esp;这次,他们是站在同一个立场上的。
&esp;&esp;带着这样的想法,李亨稍稍驻足,递给了他们一个沉痛而诚挚的眼神。元载很快有了回应,无言地执了一礼,给了他这个太子足够的尊重。
&esp;&esp;薛白近来开始变得圆滑了些,表情虽还平淡,却也微微颔首,示意这次大家一起对付安禄山,为王忠嗣报仇。
&esp;&esp;彼此擦肩而过,李亨在面圣之前已几乎达到了目的,他表了态,建立了声望,这不仅是在薛白、元载两人眼里的声望,而是朝中有识之士都能知道太子是抗衡安禄山的旗帜。至于结果,反而不那么重要。
&esp;&esp;
&esp;&esp;御汤九龙殿。
&esp;&esp;御汤九龙殿也叫“莲花汤”,乃是圣人专用的沐浴之所,殿宇分为内殿、外殿。
&esp;&esp;李隆基方才在内殿沐浴之后,披着一件样式简单的绸袍,散着湿漉漉的长发,直接就在外殿接见了臣子。
&esp;&esp;不论他心里是否愿意见李亨,因王忠嗣之死,他们父子之间这场会面已经免不了了。
&esp;&esp;“父皇!义兄他……”
&esp;&esp;李亨到殿门时,加快了脚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