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748章(2 / 3)

加入书签

往会说“这也是右相的命令”,薛白这句话的主语却是他自己,把杨国忠置于次位,哪怕连安庆宗也能感受到他的强势。

&esp;&esp;贾季邻闻言,当即道:“如此,我等听右相吩咐。”

&esp;&esp;说罢,他向安庆宗执礼道:“还请安大郎处置了恶仆之后,遣人告知下官一声。”

&esp;&esp;“贾县令放心。”

&esp;&esp;杨光翙没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果。

&esp;&esp;当然,他今日一开始也没有想过要做什么,拿人也是贾季邻说要拿的,最后什么也没做成。总之是白跑一趟,倒像是成了薛白卖一个人情给安庆宗的工具。

&esp;&esp;……

&esp;&esp;“今日多谢薛郎了。”

&esp;&esp;待一应繁杂琐事处置过后,安庆宗连忙请薛白到厅堂落座,道:“薛郎这份义气,我一定铭记于心。”

&esp;&esp;“大郎不必如此,你我本就是好友。你娶了荣义郡主之后,我便更觉得你亲近了。”

&esp;&esp;安庆宗有些不理解薛白后一句话是何意。

&esp;&esp;薛白于是问了一句,当是提醒,道:“大郎近来可见到殿下了?”

&esp;&esp;安庆宗反应了一下,才知问的是他的丈人、刚刚被立为太子的李琮。如此,他便明白薛白为何说彼此更亲近了,因为双方之间有了可以合作的理由,共同支持李琮。

&esp;&esp;连他也知道,李琮能够登上太子之位,全然是薛白在其中出力。

&esp;&esp;他遂应道:“还未见到,你也知道,丈人他深居简出,不像忠王那般好出风头。”

&esp;&esp;薛白点点头,道:“说到忠王,我听闻过一些轶事。据说,李林甫也是不服忠王。曾暗令过你阿爷,以武力阻止忠王登基,可有此事?”

&esp;&esp;“没有。”

&esp;&esp;安庆宗当即摇头,因知若承认了便是大罪一桩。

&esp;&esp;薛白神情轻松,提醒道:“大郎,此事众人皆知,瞒着有何益?今日无旁人,你我开诚布公地谈一场,如何?”

&esp;&esp;“薛郎但说无妨。”安庆宗话不多,唯恐失言。

&esp;&esp;“这些年朝中屡有你阿爷要造反的传闻,他打算在忠王继位时举兵……这绝不是你我想看到的。”薛白随手指了指堂中的几样摆设,感慨道:“长安多繁华啊,大郎与郡主神仙眷侣,何必卷入兵祸呢?”

&esp;&esp;安庆宗很小的时候在草原上过的是饥寒交迫、被人嘲笑的日子,后来到长安为质,见到了这繁华帝都,早已沉沦在其中,情愿老死在这里,闻言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esp;&esp;“有朝一日殿下登基,你阿爷反了,一边是阿爷,一是丈人,你如何自处?”薛白语重心长,完全是为安庆宗好的语气。

&esp;&esp;“想必,阿爷不会的吧?”

&esp;&esp;“会不会的,需我们劝他。”薛白道,“若让我猜,他身边劝他起兵造反的人只怕不会少。河北之地,积弊甚多,对朝廷多有怨气,此事是真的,可暴力解决不了问题。”

&esp;&esp;“如何劝他?”安庆宗终于问道。

&esp;&esp;“先传达诚意吧。”薛白道:“我不能代表殿下的态度,却可以代为转达。殿下希望让你阿爷知道,只要他愿意支持陛下、殿下,一直当大唐的忠臣,社稷不会辜负他。”

&esp;&esp;今日刚刚接洽,更实际的内容都没说,但安庆宗能够感受到薛白对安禄山的态度转变,也是一部分朝臣的态度转变,这让他感到一切在变好。

&esp;&esp;待薛白走后,安庆宗迫不及待便展开书信,写了封家书,以轻松的口吻表示“阿爷的小舅舅愿意接纳阿爷了”。

&esp;&esp;

&esp;&esp;京兆府狱。

&esp;&esp;吉温睁开眼,于昏暗的环境中,看到的是熟悉的刑房。

&esp;&esp;他过去曾在这里拷问了非常多的人,若是那些人有冤魂,可以把这里填得满满的。偏到了如今,他却在此长期受审。

&esp;&esp;狱卒们走路时,腰间挂着的钥匙咣咣作响的声音他非常熟悉,抬起头往外看去,不一会儿,竟见到来的是杨国忠。

&esp;&esp;“唾壶?”

&esp;&esp;吉温眼中绽出惊喜之色,咂吧着嘴,努力啐出一口痰来,便要往唾壶吐去。

&esp;&esp;“给我咽回去!”

&esp;&esp;杨国忠一看就知这鸡舌瘟想要做什么,勃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