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 &esp;&esp;洛阳,南市。 &esp;&esp;卢杞递出一大袋花椒,从马贩手里接过缰绳。 &esp;&esp;缰绳的另一头牵着两匹骏马,他利落地跨上其中一匹,驱马往皇城赶去。 &esp;&esp;他背了一个行囊,里面许多物件都有,唯独没有飞钱。 &esp;&esp;卢杞不用飞钱有个原由,因他打听到丰汇行背后的东主很有可能是薛白,">
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817章(1 / 3)

加入书签

&esp;&esp;

&esp;&esp;洛阳,南市。

&esp;&esp;卢杞递出一大袋花椒,从马贩手里接过缰绳。

&esp;&esp;缰绳的另一头牵着两匹骏马,他利落地跨上其中一匹,驱马往皇城赶去。

&esp;&esp;他背了一个行囊,里面许多物件都有,唯独没有飞钱。

&esp;&esp;卢杞不用飞钱有个原由,因他打听到丰汇行背后的东主很有可能是薛白,而他与薛白有过节。他原有一个不错的前途,年纪轻轻就迁任京兆府法曹,奈何在竹纸案中得罪了薛白,只好借着父亲的庇保逃出长安,把自己贬到朔方。因嫌朔方艰苦,称病辞官了。

&esp;&esp;另外,他很清楚,如今战乱一起,河南马上要落入叛军之手,到时飞钱若还能用才是怪了。

&esp;&esp;此时的洛阳城已是人心惶惶,听闻叛军杀来,不少官民纷纷收拾家当逃路,而高仙芝入城后开始大征壮丁,闹得混乱无比。

&esp;&esp;现在城门关了,却有不少勋贵不满,领着部曲要冲开城门,逃往长安。

&esp;&esp;“卢杞!”

&esp;&esp;绕过道德坊,卢杞正沿洛水而行,忽然听到有人大喊了他一声。

&esp;&esp;转头一看,却是一群洛阳国子监的生徒们,为首的一人是卢杞的同窗,名叫冯盛。

&esp;&esp;他不愿理会冯盛,赶马便要走,奈何前方逃难的百姓拥堵,马匹走不快,冯盛大步赶上来,拉住了他的缰绳。

&esp;&esp;“卢杞,我等要去助官兵守城,你可愿同往?”

&esp;&esp;“我去皇城有公办。”卢杞道:“伱们莫挡我。”

&esp;&esp;“有何公办?可要我等相助?”

&esp;&esp;“不要,让开!”

&esp;&esp;卢杞毫不客气,坐在鞍上,抬脚便踹开冯盛。

&esp;&esp;他二人其实是有过节的,卢杞年少时也在洛阳国子监,一向鄙夷冯盛出身贫寒,有次为了捉弄冯盛,还径直搜了冯盛的背囊,发现除了一块墨什么都没有,遂大加嘲笑。当时冯盛气不过,上前抢过卢杞的背囊,把里面的物件全部抖落出来,结果发现竟有两三百份用于拜会官员的名刺,由此,卢杞在同窗中落了一个“名利奴”的称号。

&esp;&esp;此时他一动脚,一众生徒便气不过纷纷上前要拉他。

&esp;&esp;有人便骂道:“名利奴!你身为高官之子,往日里口口声声报效家国,今日逃命便算了,如何还敢打人?”

&esp;&esp;双方争执起来,混乱之中,生徒们扯下了卢朽的背囊,一应物件于是滚落了出来,都是些金银细软与干粮,逃命用的东西。

&esp;&esp;冯盛看着,愣了愣,道:“名利奴,你如今成了怕死鬼了!”

&esp;&esp;年少时的记忆涌上脑海,卢杞也是大怒,骂道:“滚,一群多管闲事的穷酸秀才!”

&esp;&esp;他着急之下,干脆拿起马鞭向他们挥去。

&esp;&esp;冲突愈加激烈,卢杞寡不敌众,很快被扯下马来,他连忙大喊道:“我阿爷是留台御史中丞,谁敢欺我?!”

&esp;&esp;因这一声喊,惊动一队洛阳城中的禁卫,连忙赶过来。

&esp;&esp;“还真是卢郎君,把那些穷酸书生赶开!快!”

&esp;&esp;“放开我们,我们要去助官兵守城!”

&esp;&esp;“卢都宪的郎君你们也敢动?!”

&esp;&esp;“啖狗肠!国难当头,你们不去保卫百姓,在此给权贵当狗,无怪乎叛军一个月就杀到东都!”

&esp;&esp;“指斥乘舆,全都拿下……”

&esp;&esp;上行下效,因朝堂上大家都喜欢用“指斥乘舆”的罪名排除异己,天下各处也是有样学样。哪怕是国子监的生员,落到这样的罪名,也要成为这些禁卫的功劳。

&esp;&esp;冯盛很快被摁住,不由气得热血上涌,面红耳赤。

&esp;&esp;“放开我!我虽一介书生,愿杀贼而死,不愿死于名利奴之手!”

&esp;&esp;“打!”

&esp;&esp;混乱之中,卢杞回头冷眼看了一眼他的同窗们,重新翻身上马。

&esp;&esp;在禁卫的护送下,他好不容易奔过天津门,赶到皇城。

&esp;&esp;洛阳是东都,圣人十余年前还是时不时有来就食,因此保留着一套留守官员,与长安同样的品秩。卢杞的阿爷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