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819章(2 / 3)
叹道:“神了!则天皇帝可比圣人还要有气魄!”
&esp;&esp;这一刻,他对武则天升起了一股敬畏与向往。
&esp;&esp;他凝视着这座雄伟的洛阳宫城,一个念头开始在心里越来越强烈。
&esp;&esp;走进明堂,内里巨大而开阔,一张御榻摆在了最为醒目的位置。
&esp;&esp;安禄山一见它就直着眼,毫无避讳地让力士们把他搬到御榻上,发现它完全足够容纳他肥胖的身躯,可见皇帝的位子是最适合他的,别的位置都坐不下。
&esp;&esp;其实他近来深受病痛折磨,这次被逼着举兵造反,也是想着既然病痛,不如轰轰烈烈大干一场,没想到如此顺利,若是再当一把皇帝,那就更值了。
&esp;&esp;于是,他扭着屁股,便不打算再起来。
&esp;&esp;大家都看明白了安禄山想要称帝的心思,都是追随他造反之人,当然都不会反对。不少人都想要劝进,只不知时机如何,纷纷看向张通儒。
&esp;&esp;张通儒思忖着眼下田承嗣正在追击高仙芝,担心眼下称帝会耽误战事,犹豫间,达奚珣已抢先开口了。
&esp;&esp;“今圣人昏庸,宠信奸佞,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王上班师振旅,伐罪吊人,功在天下,臣请东平郡王顾念黎元,重振纲纪……”
&esp;&esp;殿内,一众怂恿安禄山造反之人见最后关头被达奚珣这个俘虏抢了先,顿时心生不满,但此时总不能反对,只好纷纷劝进。
&esp;&esp;往日暴躁的安禄山难得喜得搓了搓手,但哪怕是他,也知劝进这种事不能第一次就答应下来,遂故作为难。
&esp;&esp;“是否有人不服我当皇帝?”
&esp;&esp;达奚珣道:“王上刚进洛阳,恐人心尚未安稳。不如,由臣召集些洛阳的耆老、僧道,听听他们的心声,王上以为如何?”
&esp;&esp;安禄山先是哈哈大笑,之后收敛笑容,学着李隆基的样子,道:“允了。”
&esp;&esp;就在次日,一众耆老僧道便由达奚珣引入宫中。
&esp;&esp;为首的是一个气质极为出众的道士,极有傲气,见了安禄山也不行礼,一双丹凤眼颇为无礼地打量了安禄山两眼,却是摇了摇头。
&esp;&esp;“道长为何摇头?”
&esp;&esp;“东平郡王有疾在身,暂不宜称帝。”
&esp;&esp;安禄山又不满又惊讶,试探了两句,没想到那道士竟是将他身上的病症说得一清二楚。
&esp;&esp;他难免惊疑不定,带着些希冀之情问道:“道长可有法医我?”
&esp;&esp;话虽如此,这道士若真开了药,他也是不会轻易吃的。
&esp;&esp;却见那道士从袖子里拿出一块方巾,看了一眼,道:“拿错了。”
&esp;&esp;接着,也不见他如何动作,手一挥,那方巾竟变成了一个布袋,殿中众人不由纷纷惊呼。
&esp;&esp;“此为兴阳袋,东平郡王系于胯下,两日知效用。”
&esp;&esp;“我代阿爷一试可否?”安庆绪当即出列。
&esp;&esp;老道微微点头,闭目不答,算是允了。
&esp;&esp;达奚珣又问道:“那称制之事?”
&esp;&esp;“待贫道算个时辰。”老道转身,仰头,眯眼看向明堂。
&esp;&esp;高高的明堂下,他们每一个人都显得那样渺小……
&esp;&esp;第430章 选择
&esp;&esp;时至七月,天气愈发炎热。
&esp;&esp;平原城被包围了一个月之后,粮食与物资愈发短缺。
&esp;&esp;薛白隔了许多天才偶然间在镜子里看了自己一眼,见到的是个胡子邋遢、满脸血污、目露凶光的男人,他回头看了一眼,未见到旁人,方意识到那就是自己。
&esp;&esp;他并没有卢奕那种临死前还拾掇得一丝不苟的优雅,城外的水源已经被切断了,只靠着城中的井来饮水,没人会打水洗脸。薛白终于失去那种养尊处优的身体记忆,开始习惯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生存。
&esp;&esp;天蒙蒙亮,他走出住处,沿着夯土路走向城头,举起望筒往史思明的营地望去。看到有许多衣衫褴褛的百姓散在营地外围,低着头,在地上找吃的。
&esp;&esp;或是运送辎重时漏出来的米粟,或是马匹嚼剩的草料,叛军对于养马非常舍得下本钱,草料里有不少豆类、高粱,甚至还有一些盐,而困在平原城内的士卒都已经无法得到足够多的盐了。
&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