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820章(2 / 3)
有常山郡的信使冒死突围到城下递消息。”
&esp;&esp;贺兰进明扫视了堂中一眼,并没有看到那信使。
&esp;&esp;薛白仿佛知道他的心思,道:“这位壮士中了叛军三支箭,已经晕了过去,正在救治,但他成功将消息送到了。”
&esp;&esp;说着,他拿起佩剑,在地图上“哒”地一点,点中了范阳的位置。
&esp;&esp;“我们已策反了叛军的范阳留守贾循,此人是京兆府人氏,曾在剑南击败吐蕃军,亦曾在平原郡营田,文武双全,后为张守珪麾下将领。十天前,他已据幽州、举义旗,归顺朝廷并传檄范阳各地!”
&esp;&esp;一封檄文被传递给诸将,上面是贾循的慷慨陈词,还有范阳留守的印章。
&esp;&esp;诸将皆感惊喜。
&esp;&esp;薛白沉得住气,除了颜杲卿,事先并未与旁人提过此事,以免走漏了风声。等到现在事成了才说,对于士气的提升便是巨大的。
&esp;&esp;“不仅如此,我们还策反了平卢将领刘客奴,他现已诛杀了安禄山任命的平卢节度留后吕知诲,据渔阳而响应贾循。另外,还有安东将领王玄志,亦举旗与刘客奴遥相援助!”
&esp;&esp;“好!”
&esp;&esp;军中已有急性子的将领拍掌大喊道:“端了安禄山的老巢,看他还拿什么作乱!”
&esp;&esp;“朝廷这么快就收复了范阳?”
&esp;&esp;“平原之围很快也要解了吧?”
&esp;&esp;这一片议论声中,自然也有一部分人不信,一部分人半信半疑。
&esp;&esp;贺兰进明完全不信,在他想来,安禄山经营范阳这么久,根基深厚,人心所向,故而一旦起兵,三十余日即攻破洛阳,所向披靡,这种情况之下,怎么可能会出现后院失火的情况?根本不合常理!
&esp;&esp;而且,薛白一向是爱撒谎的,为了骗士卒们洛阳没丢,否认了李憕、卢奕、蒋清之死,把忠节义士的头颅随意埋入乱葬岗,后人无法祭奠。一个如此言而无信之人,以如此突如其来的方式,宣布如此重大的消息,必然是假的。
&esp;&esp;“出于谨慎,此事一点预兆都没有,是否可能……”
&esp;&esp;“要何种预兆?倘若贾循、刘客奴等人效忠朝廷之心为安禄山所察觉,如何还能有今日之义举?!”
&esp;&esp;薛白以不容置喙的语气喝止了旁人的质疑,马上进入了下一个议程。
&esp;&esp;“想必此时,甚至更早一些,史思明已经得到了消息,如此一来,他必然要尽快赶回范阳,这也是我们突围的机会,到常山集中兵力。”
&esp;&esp;这般激励了军心,薛白才肯提起了突围一事,他把原本分为许多天慢慢吃的军粮、盐正常供应给士卒,让士卒们吃饱。
&esp;&esp;贺兰进明则根本不相信薛白这一套,认为局势必然没有这般可喜。他当即找到李择交商议,认为突围之后一定得分头行进,抛下薛白、颜杲卿,以牵制史思明的主力。
&esp;&esp;李择交遂问道:“贺兰太守若不信,何不再去与薛太守确认?”
&esp;&esp;“有何用?再多听他一番花言巧语,我便认他了吗?”
&esp;&esp;然而,城头忽然响起了欢呼声。
&esp;&esp;贺兰进明一愣,连忙赶到城头,定睛一看,极远处,竟还真看到有一部分叛军正在向北面而去。
&esp;&esp;“竟然。”
&esp;&esp;他喃喃一声,心里百般不情愿,却不得不承认薛白说的是真的。
&esp;&esp;虽然贾循拨乱反正之事明显不合常理,可细思之下,贺兰进明还是想清楚了缘由。
&esp;&esp;这大唐,朝廷糜烂是真、京畿空虚是真,但天下各地有许许多多官员们依旧心属大唐也是真。
&esp;&esp;如此盛世,怎会没有人想保护它?
&esp;&esp;
&esp;&esp;与此同时,薛白与颜杲卿正对坐在城楼中,听着城头上的欢呼。
&esp;&esp;“可惜贾循、刘客奴等人心向大唐,局势却还是让他们失望了。”
&esp;&esp;颜杲卿脸色的喜色一凝,问道:“何意。”
&esp;&esp;“丈人请看吧。”
&esp;&esp;薛白拿出一封沾着血的书信,递了过去。
&esp;&esp;颜杲卿连忙打开,迅速扫了几眼,长叹道:“大好局势,一落千丈。枉费了贾循一腔热血啊。”
&esp;&e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