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女儿一番谋划,便是把阿爷扶上相位也有可能。当此危急存亡之秋,阿爷却说要歇?” &esp;&esp;“相位?”杜有邻摇头道:“我不擅变通,不可为相,不可。” &esp;&esp;杜妗当即将一迭公文推到他手中,道:“岂是真需你做什么。” &esp;&esp;“你这是在羞辱为父不成?!” &esp;&esp;“请阿爷尽快办事。”杜妗道,“你得">
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860章(1 / 3)

加入书签

&esp;&esp;“女儿一番谋划,便是把阿爷扶上相位也有可能。当此危急存亡之秋,阿爷却说要歇?”

&esp;&esp;“相位?”杜有邻摇头道:“我不擅变通,不可为相,不可。”

&esp;&esp;杜妗当即将一迭公文推到他手中,道:“岂是真需你做什么。”

&esp;&esp;“你这是在羞辱为父不成?!”

&esp;&esp;“请阿爷尽快办事。”杜妗道,“你得与张垍、韦见素等人好好谈一谈,为殿下探明这些重臣的态度。”

&esp;&esp;“哼!”

&esp;&esp;杜有邻一出门,闷不吭声躲在一边偷歇的杜五郎连忙跟上,嘴里还称奇不已。

&esp;&esp;“就前两日吧,我们还是朝廷通缉的要犯,谁能想到忽然间朝廷逃走了,我们反而成了朝廷?”

&esp;&esp;二人还未到前院,迎面已有信使赶来。

&esp;&esp;“不好了!”

&esp;&esp;“何事?”

&esp;&esp;“张垍、韦见素以及一应朝廷大臣,在城门关闭之前,出城投奔圣人去了!”

&esp;&esp;场上唯有杜五郎觉得这些人走了还更清净。

&esp;&esp;旁人却知,朝廷若是一分为二,必然使天下更加动荡。

&esp;&esp;他们匆匆赶到西城,于城楼望去,只见追随李隆基而去的队伍络绎不绝。

&esp;&esp;“敲暮鼓!闭城门!”

&esp;&esp;“咚!”

&esp;&esp;眼下唯有尽快宵禁,以暮鼓驱赶百姓归家,方能阻止圣人出逃的消息传开。

&esp;&esp;然而,六百声暮鼓还未响完,忽有人一指城外,喊道:“起火了!”

&esp;&esp;

&esp;&esp;咸阳桥架于渭水之上,是由长安通往西域、川蜀的要道。桥建于汉代,也称西渭桥,因与长安城便门相对,又称便门桥。

&esp;&esp;长安城的人送客往东往往到灞道,往西则是在咸阳桥依依惜别。比如天宝十载,杜甫回长安时见朝廷用兵吐蕃、百姓苦于兵役,遂写了首《兵车行》,就有“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之句。

&esp;&esp;谁曾想,短短几年光景。当年挥师讨伐吐蕃的大唐天子,已狼狈逃过咸阳桥。

&esp;&esp;而随着李隆基逃过咸阳桥、一众王公大臣追上,桥上忽然起了雄雄大火。

&esp;&esp;许多原本跟在圣人的队伍后面想要逃难的百姓顿时被拦住了去路……

&esp;&esp;“圣人走了。”

&esp;&esp;杜有邻明白圣人为何临走前还要放一把火,一是防止叛军追上,二是防止太子再有不利之举。

&esp;&esp;“走得这般仓促,可也没带粮草啊。”

&esp;&esp;其实他已没有精力再关心李隆基的粮草了,随着这一场大火,长安城好不容易平息下来的舆情顿时再次汹涌起来。

&esp;&esp;原本随着暮鼓,城门正在缓缓关闭,可火势一起,顿时有许多人吓得往城门拥去。

&esp;&esp;“放我们逃命!我们要随着圣人一起逃!”

&esp;&esp;这却还不是最坏的情况,长安城的恶霸、盗贼、游侠们得知圣人出逃,纷纷开始聚集起来,打算趁着城中无序,打家劫舍,抢掳一番再出逃。

&esp;&esp;乱象四起。

&esp;&esp;对于李琮这个太子而言,眼下莫说守住长安。能在叛军抵达之前维持秩序都已是困难重重。

&esp;&esp;……

&esp;&esp;“不好!有人冲击了永丰仓!”

&esp;&esp;颜季明刚刚带着人手镇住了一群抢劫西市的盗贼,忽又听到一声大喊,转头看去,只见西北方向又有浓烟冒起。

&esp;&esp;永丰仓中储藏的乃是军饷,一旦被抢掳乃至于被烧毁,长安城必然守不住。

&esp;&esp;他只好不顾一切地奔去保护永丰仓。

&esp;&esp;“快,告诉太子,派更多人来!快去!”

&esp;&esp;“小心,前方有暴民拦路。”

&esp;&esp;颜季明才奔出西市,方才那些盗贼的同伴们已经蜂涌而至,执着刀斧,竟是敢与朝廷官员、禁军作对。

&esp;&esp;“堵住他们!我去永丰仓……驾!”

&esp;&esp;“嘭。”

&esp;&es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