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话虽如此,可经历了他这些反应,眼下说这些已经没有用了。 &esp;&esp;陈玄礼等人已经彻底被逼到了他的对立面,开始煽动禁军。 &esp;&esp;李俶原本还想号令禁军平叛,然而他渐渐意识到,再纠缠下去,要被当成叛逆平定的人会是他。 &esp;&esp;“阿兄不该贸然动手的。”李倓观察着局面,很快做出了判断。 &esp;&esp;说罢,">
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884章(1 / 3)

加入书签

&esp;&esp;话虽如此,可经历了他这些反应,眼下说这些已经没有用了。

&esp;&esp;陈玄礼等人已经彻底被逼到了他的对立面,开始煽动禁军。

&esp;&esp;李俶原本还想号令禁军平叛,然而他渐渐意识到,再纠缠下去,要被当成叛逆平定的人会是他。

&esp;&esp;“阿兄不该贸然动手的。”李倓观察着局面,很快做出了判断。

&esp;&esp;说罢,睥睨了李辅国一眼,冷冷道:“我说过,别再让我看到你干预国事。”

&esp;&esp;李辅国顿感心惊,应道:“建宁王饶命,奴婢只是奉命行事……”

&esp;&esp;“咚!咚!咚!”

&esp;&esp;对面的战鼓大作。

&esp;&esp;郭千里的士卒们已经奔下山来了,如今还跟着他的人不多,只有数百,但与姜亥合兵也凑成了千余人的阵列。再加上陈玄礼、薛白纷纷跨上战马,大旗高举,以天子名义威慑禁军,很快使得李俶这边军心动摇。

&esp;&esp;“撤吧。”李倓道,“把人马带回河朔再谈。”

&esp;&esp;“撤!”

&esp;&esp;李俶下令鸣金,同时不忘宣扬是“荣王交构薛白,假传圣旨”,又称朔方兵粮充足,以激励动摇的军心。

&esp;&esp;“让叛逆与胡羯留在关中自相残杀,我等先往朔方,整顿军务,收拾河山!”

&esp;&esp;队伍缓缓后撤,本以为薛逆的兵力少,必不敢来追,没想到的是,却有数骑远远奔来,隔着一箭之地,始终追逐着他们。

&esp;&esp;“回去守长安啊!”

&esp;&esp;夕阳下,张小敬策马奔跑在关中平原上,不断地向他往日的同袍们呼喊着。

&esp;&esp;他没有再提谁是叛逆,谁是忠臣,因为连他也分辨不出了。

&esp;&esp;在他眼里,薛白与背后的太子未必真就是清白的,不重要,他已经厌倦了被卷入储位之争,被当成棋子一样利用来利用去。

&esp;&esp;李琮、李亨、李琬之间,谁能当皇帝,对于他这样的普通士卒而言有什么打紧的?他根本就不在乎。

&esp;&esp;当发现那些权贵们带他出长安,去蜀郡也好、去朔方也罢,考虑的根本就不是如何能守住社稷,那些人只考虑自己的权力和利益。张小敬猛然醒悟过来,他只有一个愿望——回去,守住他的家。

&esp;&esp;管它是忠是奸,管它是弑君是护驾!

&esp;&esp;“回去!我们的家在长安!”

&esp;&esp;张小敬追了很远,像是追日的夸父,一直追到太阳在遥远的陇山落下来,天地陷入了黑暗。

&esp;&esp;他勒住缰绳,感到嗓子哑得像是要着火。

&esp;&esp;回过头,他看到了身后有无数的火把,像漫天繁星一般。

&esp;&esp;那是薛白已经率部追上来了,以及许许多多愿意与他一起回去守长安的士卒,正在整队。

&esp;&esp;他其实已追回了很多人,于是满足地咧嘴大笑起来。

&esp;&esp;“张小敬!”

&esp;&esp;正掉头东向,夜色中忽然有人向他喊道。

&esp;&esp;“老三?”张小敬听出那是他队伍里的同袍,惊喜不已,“我还以为你被灭口了。”

&esp;&esp;“哈,我才没那么容易死,还要和你回去守长安。”

&esp;&esp;张小敬问道:“你不是说得到河朔立功劳?跑回去长安送死,到时那么多无名尸体,可分辨不出你。”

&esp;&esp;“我算是看明白了,与其死在这些狗屁事里,不如战死在长安……”

&esp;&esp;第462章 回驾

&esp;&esp;长安,上元节。

&esp;&esp;春明门大街已没有了往昔酒帘招摇、胡姬当垆的景象,更遑提上元夜的灯火辉煌,燃起的唯有战火。

&esp;&esp;守城的壮丁们在城头上厮杀,妇孺们也被拉来搬运木石。

&esp;&esp;一声响,是个年轻女子没拿住手中的石头,摔在地上。走在前头督队的是个壮妇人,当即回过头来叱道:“还不快搬起来,耽误了守城,有你好果子吃!”

&esp;&esp;“我真抬不动了……我是广平王侍妾,我姓沈,是奉节郡王的生母,可否放我回百孙院?”

&esp;&esp;“管你是谁的妾!”壮妇双手叉腰,提高了音量,道:“你莫嫌我对你狠,万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