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930章(1 / 3)
&esp;&esp;薛白平心而论,帝皇好美色者多,好美色而能治好社稷者亦多。有时反而是贪权好色之心,能催促一个男人不断地去进取。在当今的大唐风气下,追求富贵、猎取美色才是世人眼中的大丈夫所为。
&esp;&esp;“那为何圣人因我而失了天下?”杨玉环追问道。
&esp;&esp;“他失了上进心。”薛白道。
&esp;&esp;他注视着杨玉环,突然意识到,与其说李隆基是耽于美色误国,不如说是因为杨玉环太美,使得李隆基连在美色上都失了进取之意,于是不思改变。
&esp;&esp;国事上亦然,改革税制又如何,还能比开元盛世更强盛吗?
&esp;&esp;归根结底,李隆基老了,而他还年轻……对此,杨玉环也深有感受。
&esp;&esp;她有些疑惑地问道:“那你呢?有上进心吗?”
&esp;&esp;第486章 明朗
&esp;&esp;解县。
&esp;&esp;杨齐宣是长安贵公子,又舍得花钱,战乱中结些露水姻缘是很容易之事,他近来便与一个盐户的女儿相好,每日宿在她家。
&esp;&esp;是日正打着骨牌,手下小厮跑来禀报说刁家兄弟要走了,他连忙搁下牌赶到驿馆,果见刁庚、刁丙兄弟正在安排人往马车上搬东西,一副准备启程的模样。
&esp;&esp;“这便要走了?怎不知会我?”
&esp;&esp;“你懂个屁。”刁丙啐道,和杨齐宣共事这段时日,他算是看明白了,王公贵胄们没甚了不起,多的是酒囊饭袋。
&esp;&esp;被这么一骂,杨齐宣也不敢吱声,缩着头到了大堂,被李腾空、李季兰脸上的疮痕吓了一跳。只觉几日不见,她们竟是更丑了。
&esp;&esp;“这是去哪?”
&esp;&esp;“回长安。”
&esp;&esp;“战乱平定了吗就回去?”杨齐宣道:“关中多危险啊。”
&esp;&esp;他啰啰嗦嗦地劝着,见她们不听。话到后来,他也急了,忍不住放了两句狠话。
&esp;&esp;“你们不要急,你们现在长成这样,北平王见了多嫌弃啊。不如治好了再回去吧?我听说,东市有珍珠粉……”
&esp;&esp;没人理会他,之后,刁庚大步进了屋,语气急促道:“李娘子,王承业快进城了。”
&esp;&esp;“什么?!”杨齐宣惊呼道:“他怎么来了?”
&esp;&esp;刁庚一把拎起他的衣领,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叱道:“别再吵吵!若听你这种蠢货安排,脑袋掉下来了还在打骨牌。”
&esp;&esp;杨齐宣本想说“骨牌也是郎君造的”,可一看刁庚的眼神,被吓得一颤,不敢言语。
&esp;&esp;他连那个在解县结识的外室都没来得及带,便被带着直奔蒲津渡。
&esp;&esp;出了城门,很快便能望到南边中条山下的盐湖,湖面远看清透如镜,唯有湖边泛着白色的、如雪般的盐,显出与别处的不同来。
&esp;&esp;官道上,扛着麻袋的盐户络绎不绝,多是向东而行的。亦有向西面行军的骑兵呼啸而过,分不清是属于谁的人马。
&esp;&esp;“站住!”
&esp;&esp;忽然,他们身后传来了呼喝声。
&esp;&esp;刁庚向后方看了一眼,道:“追上来了。”
&esp;&esp;“去关帝庙。”李腾空道。
&esp;&esp;她已了解到,元结安排了一支兵马驻在解县城外的关帝庙,守卫盐池。
&esp;&esp;这关帝庙乃是隋开皇年间建成,占地颇广,其中有一高阁名为“春秋楼”,登阁了望,能够望到盐池的景象。
&esp;&esp;楼上的士卒望到有一队人马被追逐而来,当即让人去核验,发现他们持有县令牌符,便将他们放进来。
&esp;&esp;须臾,庙门外人仰马嘶。有将领乘着高头大马上前,趾高气昂地大喊道:“河东兵曹参军奉节帅之命公办,还不开门?!”
&esp;&esp;庙门打开,几个解县的盐兵出来,道:“敢问上差有何公干?”
&esp;&esp;“你们是谁的人?”
&esp;&esp;“是县尊命我等……”
&esp;&esp;“元结已反了,你等要附逆吗?!节度使已亲至平叛,敢抵抗者杀无赦……搜!”
&esp;&esp;解县。
&esp;&esp;王承业面沉如水,看着被带到眼前的崔众,恨铁不成钢地摇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