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979章(1 / 3)
&esp;&esp;被郭千仞这一打草惊蛇,李隆基必然要调动更多的兵力防备,姜亥原本的计划反而更加难以施行了,他一方面派人去通知严武尽快赶来,另一方面,也打算收编郭千仞的人马。
&esp;&esp;所幸,他从灵武前来出使,身边带的人颇多,其中有家仆张寅,乃是张家供奉多年的壮士,十分勇猛。为报张家多年的大恩,张寅带人冲杀在前,为禁军榜样,鼓舞士气,很快与贾秀杀在一起。
&esp;&esp;再次听到这样的惊呼,李隆基停下了手中的羯鼓,不耐烦地问道:“又出何事了?”
&esp;&esp;“太上皇,郭千仞由一支伏兵接应而去了。”
&esp;&esp;“有伏兵!”
&esp;&esp;另一方面,许多剑南士卒眼看着太上皇幸蜀这短短的时日内便聚集了如此多的宝货,不满的情绪也快速地蔓延开来。
&esp;&esp;“郭千仞虽叛,本就是卢杞敛财所逼迫。与其让我等讨郭千仞,不如讨卢杞。”
&esp;&esp;韦见素掷地有声地道:“我欲奏禀陛下,贬谪卢杞,伱等可愿与我一同进言?”
&esp;&esp;然而,也就是他驸马的尊贵身份,使得禁军们纷纷拥来,护着他撤上了玄英楼。
&esp;&esp;追逐郭千仞而来的唐军将领大惊失措,连忙停下。
&esp;&esp;
&esp;&esp;行宫中火光通明。
&esp;&esp;他们心中自信,只是略略瞥了一眼这个年轻人,正要开口将他贬到南方偏僻之地历练几年,太上皇却先开口了。
&esp;&esp;他登楼眺望,能看到从益州城中杀出来的数千乱兵,明火执仗,很快便包围了行宫。
&esp;&esp;“府库开了!”
&esp;&esp;“朕有意让韦卿出使吐蕃,卿意下如何?”
&esp;&esp;张垍既不愿冒险,也不想出风头,本是颇低调地侍立在左右,连忙拉了拉妻子。
&esp;&esp;“不。”
&esp;&esp;李隆基眼看那阵势闹得很大,恐危胁到自己的安危,遂允了卢杞所言,命他去招降叛逆。卢杞连忙安排韦都宾等人去向郭千仞许诺。
&esp;&esp;趁着禁军在护驾,他们手里捧着金银珠宝、颈上挂着玛瑙玉石,欢呼着冲出行宫。而守备在外的剑南士卒们赶来支援,见状,又纷纷抢夺着叛贼,场面一片混乱。
&esp;&esp;事实上,李隆基既要封赏官员,恩赐禁军,收买人心,还要防备吐蕃,又要准备平定关中,而且还维持着他一惯以来的奢侈生活,用度确实是捉襟见肘,非常缺钱。
&esp;&esp;“快!随我护驾!”
&esp;&esp;“驸马!快,带驸马走。”
&esp;&esp;很快,杀过来的剑南军们大呼道:“我们才是来护驾的!”
&esp;&esp;一时之间,漫天响着的都是“护驾”二字,落在李隆基耳朵里,他却更觉可怖。
&esp;&esp;第513章 当啷
&esp;&esp;益州北边三百余里,梓潼县。
&esp;&esp;此地东依梓林,西枕潼水,乃是蜀道的南大门。
&esp;&esp;十月入冬,阴雨蒙蒙,淡雾袅袅,一行人马匆匆奔至了县城北边的七曲山,因天色渐暗了,为首的骑士不得不勒住了战马。
&esp;&esp;“前方有驿馆!”
&esp;&esp;“太上皇,夜里行路危险,就在此暂歇吧?”
&esp;&esp;陈玄礼回马赶到了李隆基的马前,将他扶下了马背。一旁的卢杞抢上两步,扶住了李隆基的另一边,踉跄着走进了残败的驿馆。
&esp;&esp;剑南军兵变,他们几乎是没做任何抵挡,直接逃出行宫,一路出奔,准备去往梁州。
&esp;&esp;逃到这里,李隆基十分疲惫,问道:“叛贼不会再追来了吧?”
&esp;&esp;“这般天气,想必他们也得停下。”
&esp;&esp;在后方,张垍腿上的伤还没好,艰难地被人扶下马匹,进驿馆时却还是牵动了伤口,他疼得呲牙咧嘴,心里也蒙上了一层不安。
&esp;&esp;他原以为李隆基、李亨不论从名义还是能力,都要远强于李琮及其背后那个年轻的薛白。可自安禄山叛乱以来,李隆基的一系列昏招,终于让他意识到追随着这样一个年迈的太上皇,即使真逃到了梁州,也不会再有前途了。
&esp;&esp;抬头望去,雾蒙蒙间隐隐能看到山腰上有一座寺庙。
&esp;&e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