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腊月二十三,天寒地冻。 &esp;&esp;河阳是黄河北岸的一座小城,屹立于风雪中。相比于燕军浩浩荡荡的军阵,显得有些可怜。 &esp;&esp;一队兵马在傍晚时进了城。 &esp;&esp;“左厢军使张用济,奉命运送军资前来!” &esp;&esp;张用济把手放在嘴边哈着气,目光打量着城墙,思量着打开城门接应燕军一事。 &esp;&e">
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996章(1 / 3)

加入书签

&esp;&esp;腊月二十三,天寒地冻。

&esp;&esp;河阳是黄河北岸的一座小城,屹立于风雪中。相比于燕军浩浩荡荡的军阵,显得有些可怜。

&esp;&esp;一队兵马在傍晚时进了城。

&esp;&esp;“左厢军使张用济,奉命运送军资前来!”

&esp;&esp;张用济把手放在嘴边哈着气,目光打量着城墙,思量着打开城门接应燕军一事。

&esp;&esp;若说本心,他真不愿转投叛军,可他此前站队李亨,对此心中不安,且他确实受不了李光弼的严苛。

&esp;&esp;总想着这些,他对待军务便有些漫不经心,这次前来运送军资其实已经晚了一天。

&esp;&esp;“张用济,我命你三日内到河阳,为何晚来?!”

&esp;&esp;才入城,张用济便听到了李光弼的喝问。

&esp;&esp;他心中不以为然,天气不好,他带着这么多人的队伍早到一日晚到一日,是很正常不过的事。

&esp;&esp;“天冷,牛羊冻死了不少,因此晚来。”

&esp;&esp;“我问你为何晚来?与冻死的牛羊何干?”

&esp;&esp;张用济一愣,反问道:“大帅是在刁难末将吗?”

&esp;&esp;“你既领了军令状,为何晚到?”

&esp;&esp;张用济心不在这里,眼神一翻,不再回答。

&esp;&esp;此刻,他下定决心,今夜就劝说几个熟悉的将领一同归附燕军,里应外合,除掉李光弼。

&esp;&esp;这心思他虽然是藏在心里,然而,他却不知,他的散漫、不屑,以及那种“最后忍一忍”的心态落在李光弼眼中已构成了不可轻饶的大罪。

&esp;&esp;更何况,张用济私下抱怨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esp;&esp;“张用济运粮失期、顶撞主帅、动摇军心。”李光弼径直喝道:“拉下去斩了!”

&esp;&esp;“什么?”

&esp;&esp;张用济一愣,大怒,嚷道:“李光弼,你这是假公济私。因我是郭节帅的部将故意报复!”

&esp;&esp;李光弼不发一言,自看着军法官将人拖下去。

&esp;&esp;不少将领连忙上前相劝。

&esp;&esp;“大帅,马上要年节了,不宜临阵斩杀大将啊。”

&esp;&esp;“逢年过节的,不过是晚到一日,何必如此?”

&esp;&esp;“是啊,大帅。这天气冒着风雪押运军资不容易……”

&esp;&esp;众人都觉得张用济只是小错,不至于斩首。

&esp;&esp;李光弼却不为所动,脸色比这个冬天更为冷峻,直到听得“噗”的一声,一颗人头落地了,他才开口道:“把头颅挂在城门上,再有不遵军令者,斩。”

&esp;&esp;他很清楚,如今军中许多人心猿意马,若不加以震慑,军心随时有可能崩溃。

&esp;&esp;

&esp;&esp;张用济身死的消息传到了燕军。

&esp;&esp;史思明大为惊讶,不知李光弼是如何看穿自己的布局。

&esp;&esp;他再让许叔冀去偷偷联络唐军将领,却发现,在李光弼严厉的军纪之下,已无人敢再三心二意,许叔冀接洽到人都难。

&esp;&esp;同样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很快意识到,李光弼并不需要等察觉到张用济的背叛才开始清理,而是出于像狗一样敏锐的嗅觉,习惯性地把不利因素消除掉。

&esp;&esp;所谓名将,不会等发现了危机再一个个弥补,名将会尽可能杜绝危机发生。

&esp;&esp;而严庄也是心中一凛,再次考虑了自己的处境。

&esp;&esp;于是,他暗地里写了一封信,用蜡丸包好,裹进鱼腹里,遣人扮成渔夫悄悄送往偃师……

&esp;&esp;薛白收到信时已经回到了洛阳。

&esp;&esp;他看过信,目光一扫,允许刁丙去把地上的鱼提起来。

&esp;&esp;“今晚吃鱼,大过年的,年年有余。”

&esp;&esp;这天恰好是元月初一,这是应顺二载,也是天宝十四载,若没有薛白,安史之乱本该在这一年爆发。

&esp;&esp;第522章 谨慎

&esp;&esp;应顺二载,乙未羊年。

&esp;&esp;若非一系列的变乱,这本该是天宝十四载,大唐正处于最繁华的盛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