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雍王这是在嘲笑我这几日的戚戚之态,太不坦荡了啊。” &esp;&esp;“人之常情。” &esp;&esp;薛白说着,挪了挪身子,斜倚柱边,难得显出些颓然之态,带着醉意叹息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esp;&esp;封常清其实也能够感受到一直以来薛白为大唐社稷做事时的尽力,此番自己也误解了他心存图篡,才知世人对他的">
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1029章(1 / 3)

加入书签

&esp;&esp;“雍王这是在嘲笑我这几日的戚戚之态,太不坦荡了啊。”

&esp;&esp;“人之常情。”

&esp;&esp;薛白说着,挪了挪身子,斜倚柱边,难得显出些颓然之态,带着醉意叹息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esp;&esp;封常清其实也能够感受到一直以来薛白为大唐社稷做事时的尽力,此番自己也误解了他心存图篡,才知世人对他的误解有多深。

&esp;&esp;“雍王此番回长安,可担心过自己的身家性命?”

&esp;&esp;“无妨。”薛白淡然一摆手,道:“只要天下能够安稳即可。”

&esp;&esp;这番话说得很自然,倒是无甚表演痕迹。

&esp;&esp;至少封常清没看出什么来,心中唏嘘,仰头饮了一碗酒。

&esp;&esp;薛白侧过脸看向他,又道:“放心吧,我还记得答应过你的事。”

&esp;&esp;醉饮之后,竟真的无事发生。

&esp;&esp;天色还未亮,薛白就启程南下了。

&esp;&esp;南下的队伍不过数十人,辞别了范阳诸多官员之后,走进了漫天风雪。

&esp;&esp;封常清驻足远望,有些感慨。心想社稷的一大隐患终于过去了。

&esp;&esp;雍王放了权,往后天子当励精图治,兴复大唐。

&esp;&esp;别再重用宦官了才好啊……

&esp;&esp;

&esp;&esp;刁丙回过头,向风雪中看了一眼,道:“郎君,已望不到范阳城了。”

&esp;&esp;“让队伍慢慢走,不要着急。”

&esp;&esp;“是。”

&esp;&esp;刁丙再扫视了一眼队伍,依旧有些疑惑,不由问道:“有個人,郎君应该不是忘了带吧?”

&esp;&esp;“嗯。”

&esp;&esp;“李泌李先生,他还留在范阳,可旁的官员却不能向他问计,郎君怎么不将他带在身边?”

&esp;&esp;薛白道:“不妨,过些时日,我又能向他问计了。”

&esp;&esp;他慢悠悠地纵马而行,过了一会,脱离了队伍,自往易州去微服私访。

&esp;&esp;

&esp;&esp;上元元年的正月已然过去,而往年这时候还是腊月。

&esp;&esp;各地百姓们似乎对朝廷改岁首一事不太感兴趣,如今才开始筹备年节依旧按照旧的时历准备上元节的花灯。

&esp;&esp;官府却不让他们这般,称他们这是无视圣人天威,毁掉了许多的花灯。

&esp;&esp;尤其是长安城,各级衙署都收到了公文,严管此事。

&esp;&esp;如今的万年县令是通过贿赂窦文扬而谋到的这个职位,岂敢不为这等大事尽心?展现出了铁腕手段,派出了大量的役吏,要求必须保证旧历的上元节时长安城不能看到一盏花灯。

&esp;&esp;役吏们得了命令,遂冲到了百姓们的家中,不仅踩踏花灯,还拿走百姓们的烛台、腊肉。

&esp;&esp;有百姓告到京兆府,之后事情传到了门下侍郎韦见素的耳中。

&esp;&esp;韦见素遂去求见圣人禀明此事,却被窦文扬拦住了,劝他不要多管闲事。

&esp;&esp;“改岁首是彰显陛下功绩,昭示大唐复兴的大事,韦公敢在此事上出言阻挠吗?”

&esp;&esp;窦文扬将问题说得很严重,事实也确实如此。

&esp;&esp;朝廷不管,役吏们也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其后,抢掳财物,甚至欺辱民女之事也时有发生,全被窦文扬一手压下来。

&esp;&esp;长安市井的乱象传不到天子耳中,却很快传到了天下各州县,效仿者有之,唏嘘者更有之。

&esp;&esp;谁也没有想到,罢免了雍王之后,圣人会如此倚重宦官,肆无忌惮。

&esp;&esp;民间对改岁首的抵触情绪也就愈发大了。

&esp;&esp;“自古唯有圣君才改正朔,可圣人有何功绩?他目前的功劳全都是雍王立下的。”

&esp;&esp;类似这样的舆论不断发酵,宫城中的李琮却未有任何耳闻。

&esp;&esp;他还沉浸在初掌大权的喜悦里。

&esp;&esp;听闻薛白已经卸职入京,朝廷中许多亲近薛白的官员们也变了心思,不敢再得罪天子。

&esp;&esp;没了薛白一系官员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