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1061章(2 / 3)

加入书签

sp;&esp;因此在这件事上,薛白把诏令发下去,政事堂拒不执行,也就没了下文。可见他这个监国太子并非是随心所欲,实则也颇受掣肘。

&esp;&esp;好在不论是哪个时历,明日都是双日,不必朝会。薛白打算微服私访,去看一看杜五郎办的表演。

&esp;&esp;这几天颜嫣似乎又有些不太舒服,薛白说让李腾空来看一看,颜嫣却总不肯,说自己就是困,想要多睡觉,遂不与他一同前去。

&esp;&esp;次日清晨,薛白换了一身便服,出了宫,却在宫门处遇到李岘前来求见。

&esp;&esp;“殿下这是往何处去?”

&esp;&esp;“有些私事。”

&esp;&esp;“臣有一事禀报。”李岘行了一礼,道:“臣听闻,杜有邻之子杜誊今日在城外办了一场表演,声势颇大,其中还有舞马衔杯。敢问,可是为庆祝天长节?”

&esp;&esp;薛白道:“想必不是,天长节在八月初五,今日是八月初二。”

&esp;&esp;李岘道:“既然殿下还记得天长节在八月初五,岂能容杜誊如此行事?此举,与欺辱太上皇何异?!”

&esp;&esp;“误会了。”薛白道:“梨园、教坊已被裁撤,这表演出于伶人们自谋生路。并非朝廷举办的庆典,选在哪天,俱是民间自发所为,总不能因太上皇生辰在初五,便不许百姓在初二载歌载舞?”

&esp;&esp;李岘被这话噎了一下,之后脸色愈发严肃。

&esp;&esp;他上前一步,以示不再谈论套话,而是掏心掏肺地说两句。

&esp;&esp;“我正是因为相信殿下,所以才敢来相劝。世人本就对殿下所有猜疑,当此时节,殿下更该对圣人、太上皇表现出孝行,又岂可反其道而行之?”

&esp;&esp;薛白便问道:“李公何以教我?”

&esp;&esp;“何不将表演改到八月初五?”

&esp;&esp;“方才说过,这并非朝廷举办。且时间早已定下,岂好临时更改?”

&esp;&esp;“朝廷有何事不能干涉?孰轻孰重,殿下难道分不清吗?”李岘道:“正是由民间自发为太上皇举办庆典,方显我大唐国运昌隆,岂非更好?若殿下实在为难,让其连办三日,延长到天长节便是。”

&esp;&esp;“朝廷若干涉,对乐师伶人可有赏赐?”薛白问道。

&esp;&esp;朝廷没有让人平白干活的道理,否则传开了反而要有损朝廷声威。

&esp;&esp;李岘遂点了点头。

&esp;&esp;薛白便问道:“若如此,与以前有何区别?朝廷缩减开支之目的何在?”

&esp;&esp;“这难道不是故意不办在天长节吗?”

&esp;&esp;“若民间真的感念太上皇的恩德,又岂会忘了他的生辰?”

&esp;&esp;薛白知道,杜五郎选日子时,根本就没考虑这么多,或者说就是单纯不在意李隆基是哪天生的。

&esp;&esp;李岘听了这有悖孝道、有违忠诚的话,沉默了片刻,表情有些震惊。

&esp;&esp;“太上皇办天长节庆祝诞辰,圣人改岁首以彰显功绩,这些除了带给百姓负担,有何作用?百姓只希望没有战乱之苦,没有税赋之重,安安稳稳地过好日子。别自欺欺人了,人们不在意天长节,这個‘八月初五’也根本不是天长节,天冷了,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

&esp;&esp;“殿下!”

&esp;&esp;李岘震惊不已,无法苟同薛白的这一番言论,本想说太上皇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对百姓也有着莫大的功绩。

&esp;&esp;然而,薛白却道:“‘想使米粟贱,莫过追李岘’,这是长安百姓当年挽留你的话。两三年前关中大雨,你心怜百姓,屡次对太上皇敢言直谏,被贬出长安。百姓是否感念太上皇、圣人的时历是否合乎农时,你真不懂吗?”

&esp;&esp;随着这一句话,李岘正要脱口而出的叱责之言便说不出来了。

&esp;&esp;薛白微微一叹,亲手帮李岘把身上的大氅紧了紧,然后抬起头看向天。

&esp;&esp;今天是个阴天,天色并不好,云压得很低,但胜在无雨无雪。

&esp;&esp;“过两天,很可能要下雪了。”

&esp;&esp;李岘于是也抬起头看向天空,一阵冷风吹来,让他不得不承认,现在确实已经是十一月了。

&esp;&esp;试想,倘若再过三天,大雪纷纷,长安城却还在庆贺天长节,认为那是八月初五,岂非是另一种嘲讽?

&esp;&esp;感到手掌被拍了一下,李岘回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