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第1131章(2 / 3)
,寻找庇护。”
&esp;&esp;接着,薛白又连续指点了地图上的一些吐蕃部落。
&esp;&esp;“由此引发了苏毗、羊同、发羌、迷唐等部,相继反对玛祥,而象雄、雅隆等部也因支持玛祥而牵扯到这场动荡之中。若朕猜想得不错,达扎鲁恭很快就要分兵去维持吐蕃国内局势的稳定。而朕在这个时候召郭公归朝,明面上看是为了仆固怀恩,实则,是为麻痹吐蕃。”
&esp;&esp;对于薛白而言,仆固怀恩之事宜缓不宜急。暂时可以不答应也不拒绝,安抚着仆固怀恩,给他一缕希望,只要他不叛乱就行。
&esp;&esp;等到解决了外患,朝廷树立了威望,到时再对付仆固怀恩就更有把握,甚至可以等到仆固怀恩死了,直接对付仆固玚,现阶段,收回河西走廊更重要。
&esp;&esp;“朕实际上的目标,是这里。”
&esp;&esp;薛白伸手一指,点在地图上凉州的位置。
&esp;&esp;“朕已命王难得随时准备,只等探知了时机一到,便立即出兵西向,收复凉州。郭公以为如何?”
&esp;&esp;郭子仪没有因为薛白不用他为统帅而产生不满,而是道:“两桩事,一则兵马调动,粮草先行,王难得若要出兵,朝廷当先将粮草运到秦陇;二则,老臣愿劝仆固怀恩出兵助朝廷收复凉州。”
&esp;&esp;他说是“劝”,其实是准备以昔日顶头上司的威望压服仆固怀恩。
&esp;&esp;而薛白想要的也正是如此。
&esp;&esp;“那便拜托郭公了。”
&esp;&esp;
&esp;&esp;很快到了腊月底。
&esp;&esp;杜五郎没有想到自己要在灵武过年节,更没想到仆固怀恩能有这么犟、这么死脑筋。
&esp;&esp;他觉得,想要高官厚禄,怎么也该是顺着天子之意来,硬向天子讨官,就算讨到了,能有什么好下场。
&esp;&esp;果不其然,长安的秘信传来,提前告诉杜五郎,朝廷已准备派郭子仪前来。
&esp;&esp;此事等过完了年,就会公开下诏,让郭子仪节制西北诸军。
&esp;&esp;在一些人看来,这名义上是收复河西走廊,实际上是让郭子仪取代仆固怀恩;只有薛白知道,此事看起来是对付仆固怀恩,实际上是找个理由调动大量的粮草,而不引起吐蕃的警觉。
&esp;&esp;总之,杜五郎提前得到消息,就得准备离开灵武了。
&esp;&esp;这趟来,他已替薛白表达了最大的诚意。
&esp;&esp;辞行之日,仆固怀恩道:“我要的不多,不过是陛下一个保证罢了。”
&esp;&esp;“是,是。”
&esp;&esp;杜五郎已经懒得和这头犟牛再争辩,应道:“总之由陛下考虑,待过了年再说吧。我也该赶回长安了,路上走得快,也许还能赶到上元节。”
&esp;&esp;辞别而去,出了城门,正排着队慢慢走着,杜五郎忽然留意到了城门士卒的小声议论。
&esp;&esp;“既说是北庭安西的同袍回来报信,怎么进了节帅府就不再有动静了?”
&esp;&esp;“嘘!”
&esp;&esp;“人家那是紧要军情,能让你知晓吗?”
&esp;&esp;“我当然知道,我是在想,老六不见了,是不是跟着那些人走了,你没见那日他对曹将军好生推崇吗?”
&esp;&esp;“不知道,但我不信老六是当了逃兵。”
&esp;&esp;杜五郎听得这对话,忽想到了一事,停下脚步……
&esp;&esp;第590章 叫板朝廷
&esp;&esp;正兴元年就要过去,杜五郎却还留在灵武。
&esp;&esp;他此前已经悄悄递了一封密信给薛白,说了自己的怀疑,并打算查出更多的线索。
&esp;&esp;到了大年三十这日,他得到了一个名字“曹令忠”,于是又写了几封信,分别交在几个随从手里,叮嘱了一番。
&esp;&esp;“看来,仆固怀恩扣押信使之事是真的,我会去确认曹令忠的死活。你们分别把这些消息送回长安,还有,今夜我若没有回来,一定告诉郭子仪,灵武城很危险,不要孤身前来。”
&esp;&esp;“五郎,你何必做到这一步?”全福哭丧着脸劝道:“这也不像你啊。”
&esp;&esp;“唉,我也不想的。”杜五郎挠了挠头,道:“但怎么办呢,我情同手足的朋友成了天子,我地位到这里了,总得为他分忧啊。”
&esp;&esp;“可是五郎要做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