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1133章(2 / 3)

加入书签

&esp;&esp;大街小巷都是这样的议论,骑马而过的杜有邻听得心乱如麻。

&esp;&esp;一路到了大明宫前,元载正好也刚到,两人便交谈了几句。

&esp;&esp;“杜公,且宽心。市井谣言不可信,令郎应该还无碍。”

&esp;&esp;杜有邻知道元载聪明,问道:“犬子若未死,为何仆固怀恩没有上表自辩。”

&esp;&esp;“别急嘛。”元载道:“仆固怀恩求的是世袭,该要与朝廷暗中较量,而不是撕破脸。可见那些消息是别人放出来的,连仆固怀恩都还没反应过来。等他知道京城的风言风语,再上书自辩,还得有段时日。”

&esp;&esp;“公辅何以断言啊?”

&esp;&esp;“消息能这么快传开,必然是有心人在推波助澜。旁人不能从中得利,只能是吐蕃、回纥派遣到长安来的细作,这是要离间大唐君臣啊。”

&esp;&esp;“可吐蕃、回纥如何这么快知晓。”

&esp;&esp;“那必然是与仆固怀恩联络极为频繁。”元载道。

&esp;&esp;这么一说,杜有邻反而更忧心了,道:“那,仆固怀恩真的有造反的可能?”

&esp;&esp;“当然。”

&esp;&esp;元载四下一看,招了招手让杜有邻附耳过去,低声道:“我以为,打压仆固怀恩之事,操之过急了。更不宜与收复凉州一并进行。”

&esp;&esp;杜有邻道:“移地健去岁便已犯境,如何还能放任仆固怀恩不管?”

&esp;&esp;“那也该以安抚为主,一个留后之位,许便许了,我等多的是手段除掉仆固玚。”

&esp;&esp;元载显然知道这件事一直都是杜有邻在办,现在是故意施压,借机拿捏他。

&esp;&esp;所幸,此前薛白已经与杜有邻先通过气了,他也不是全不能应付。

&esp;&esp;杜有邻遂道:“此事的关键,还看郭子仪是否已经进了灵武城?”

&esp;&esp;“郭公老矣,孤身前往,于事何补啊?只盼他无恙。”

&esp;&esp;元载摇摇头,不再多言,请杜有邻在前面走。

&esp;&esp;杜有邻知道,接下来朝臣们肯定都会是类似这样的态度,深深叹了一口气。

&esp;&esp;果然。

&esp;&esp;今日议事的官员们到了偏殿,先是一部分人对杜有邻表达了慰问,接着,就有人开口指责起来。

&esp;&esp;“杜公,令郎做事恐怕也是太鲁莽了些,何必激怒仆固怀恩啊?”

&esp;&esp;“不错,现今杜誊逼反了仆固怀恩,他身死不提,还给朝廷带来大祸啊!”

&esp;&esp;听到后来,杜有邻不由恼火。

&esp;&esp;他便以薛白当日的态度,喝问道:“你等字字句句皆在畏惧仆固怀恩,把朝廷的威严置于何地?!难道朝廷便该姑息纵容这些跋扈将领吗?!”

&esp;&esp;“年年打仗,钱粮何来?杜公会变得出来吗?”

&esp;&esp;“是啊,是啊。”

&esp;&esp;一提到打仗要的钱粮,百官都是头疼,叹息声一片。

&esp;&esp;反而更多人埋怨杜有邻的儿子逼反了仆固怀恩,丢下这烂摊子给他们收拾。

&esp;&esp;这番场景,气的杜有邻直跺脚。

&esp;&esp;“圣人至!”

&esp;&esp;终于,薛白抵达了大殿,官员们顿时鸦雀无声。

&esp;&esp;薛白不紧不慢地走到龙椅前,也不坐下,就站在那审视着他们。

&esp;&esp;就是因为他平时常常是这冷峻的态度,所以他的上元宴气氛很不热烈。

&esp;&esp;“知道朕在看什么吗?”

&esp;&esp;薛白不等他们吵闹,先发制人。

&esp;&esp;“朕在看你们当中,到底还有没有硬骨头……”

&esp;&esp;第591章 决心

&esp;&esp;从薛白的视角看,历史上唐廷对藩镇的绥抚太过软弱,反而堕了朝廷的威望。

&esp;&esp;可此时殿中群臣却不认为自己是天子口中的“软骨头”,他们是根据切实情况而提出眼下最有利于维护社稷安稳的办法。

&esp;&esp;“臣敢以性命担保,仆固怀恩尚未造反。”

&esp;&esp;崔祐甫率先出列,表现出他是个硬骨头,直接顶撞道:“近日京师传言仆固怀恩杀了杜誊,此必为有心人造谣,陛下不可听信谣言,怒而兴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