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好!” &esp;&esp;他抬头看去,只见一群光着膀子的大汉正齐力推着一个大风匣。 &esp;&esp;之后,打花者手捧长长的花棒,舀起铁汁,迅速跑到花棚下,另一打花者也拿起木棒,与他那盛着铁汁的花棒猛地相击,铁花遂冲天而起。 &esp;&esp;“好!” &esp;&esp;袁志远也跟着叫了一声,一开始声音不大,随着洛河上的火花愈发">
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1162章(1 / 3)

加入书签

&esp;&esp;“好!”

&esp;&esp;他抬头看去,只见一群光着膀子的大汉正齐力推着一个大风匣。

&esp;&esp;之后,打花者手捧长长的花棒,舀起铁汁,迅速跑到花棚下,另一打花者也拿起木棒,与他那盛着铁汁的花棒猛地相击,铁花遂冲天而起。

&esp;&esp;“好!”

&esp;&esp;袁志远也跟着叫了一声,一开始声音不大,随着洛河上的火花愈发明亮,他的声音渐渐增大,终于放开了喊。

&esp;&esp;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

&esp;&esp;

&esp;&esp;明堂上,薛白也在看着洛河,那璀璨灯火离他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esp;&esp;站在他身边的李遐周穿着宽袖的道袍,被风吹得呼呼作响。

&esp;&esp;“以我们现在的冶炼工艺,陛下说过的那些物件,慢慢总能造出来的。”李遐周指着远处打铁花的情形,“贫道可不只是弄出了这花活。”

&esp;&esp;薛白问道:“有什么新进展吗?”

&esp;&esp;“锅炉。”李遐周道:“贫道感觉有了锅炉,蒸汽机也许也快要有大进展了。”

&esp;&esp;“嗯。”

&esp;&esp;薛白想再指点李遐周一些什么,可想来想去,懂的一点皮毛早也说过了,剩下的只能慢慢摸索。

&esp;&esp;这种事经历了很多次,有时候分明觉得离突破就差毫厘了,可数年间都突破不了。

&esp;&esp;不管怎么说,有进展就是好事,薛白就知道有了自己的指引,生产力的发展是有所提速的,虽然很多东西得经历很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成果。

&esp;&esp;至少这让他有自信执政生涯里让大唐走向强大,哪怕不做变革、不去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只凭借着生产力的发展,也能让他得到一个明君的评价。

&esp;&esp;他也许可以放松下来,享受那个会慢慢到来的盛世。

&esp;&esp;可每当这么想的时候,薛白反倒会感到空虚,觉得自己失掉了上进心。

&esp;&esp;他有时仿佛能看到,哪怕有朝一日,自己治理出了一个极强盛的大唐王朝,他脑海中甚至都有画面,火车纵横过广袤的疆土,万里之外都在传唱大唐的诗篇。

&esp;&esp;可愈演愈烈的阶级矛盾不解决,一个强大的王朝却没有与之适配的制度,只怕会像一个越造越大的炸弹。等到爆炸的时候,分崩离析……

&esp;&esp;“嘭!”

&esp;&esp;一团烟花在薛白面前炸开,洒落漫天流光。

&esp;&esp;上元节这样过去。

&esp;&esp;年轻的天子迎来了他登基执政的第四个年头。

&esp;&esp;此前那些年,该打下的安定环境已有了,休养生息、注重民生农业之诸事也做了,生产力的发展处于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变革的时机已逐步成熟。

&esp;&esp;只看薛白还想不想大刀阔斧地改变了。

&esp;&esp;

&esp;&esp;寿安县。

&esp;&esp;老袁头蹲在官府给他分配的百亩田地边,有些发愁。

&esp;&esp;这地不算好,其实算是荒地,远不如崔家让他种的那些良田。

&esp;&esp;当然,他要种也是能种的,可算了一下,租耕牛,买农具,挖渠引水或挑水浇灌,于他而言是不小的负担。

&esp;&esp;思来想去,他便想到了杜五郎与他说过的春苗贷。

&esp;&esp;虽担心再借了钱又遇到灾年,重复过去的不幸,可他还是咬咬牙决定干。

&esp;&esp;第二天,老袁头起了个大早,天不亮便出发去往县城。

&esp;&esp;抵达县衙时,只见大门对面的街上已蹲了不少农户,他遂过去,问道:“你们也是来借春苗贷的?”

&esp;&esp;“是哩,原本县里有个吏员说,到丰汇行也能弄,可他不在,我们也不懂该怎么办。”

&esp;&esp;“谁来着?”

&esp;&esp;“邵文远,据说是和小寡妇好了,被人夫家浸猪笼了。”

&esp;&esp;“那我们去丰汇行?”

&esp;&esp;“我昨日就去了,说是县署会派人送到各个村,与牛一起。”

&esp;&esp;正说着,县署大门终于打开来,有吏员摇头晃脑地出来,见这边聚着许多人,上前叱道:“聚着做甚?要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