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满唐华彩 第1166章(2 / 3)

加入书签

史台告于我?”

&esp;&esp;宗涵应道:“小人不敢打搅中丞。”

&esp;&esp;崔祐甫骂也骂了,踹也踹了,气消了不少,冷静下来想了想,天子肯定不至于真就被土财主伤了,更深的目的还是借由此事再次展现其推行新政的决心。

&esp;&esp;他虽没有利弊牵扯其中,但不愿让这桩“谋逆案”牵连过甚、引起时局动荡,遂叹息一声,道:“你想活命吗?”

&esp;&esp;“小人恳请中丞相救。”

&esp;&esp;“眼下你要想保命,无非是让陛下息怒,可知如何让陛下息怒?”

&esp;&esp;宗涵不敢确定,迟疑着答道:“恳请中丞赐教。”

&esp;&esp;崔祐甫一把将他拉起来,道:“我知你在寿安县是地头蛇,与当地世族勾结,权力比朝廷派来的县官还大,要贯彻新政,绕不开你们。”

&esp;&esp;“新政?中丞是说春苗贷?”

&esp;&esp;“那不过是投石问路,新政简单来说,县里有多少亩地、有多少户人、税该怎么收……”

&esp;&esp;

&esp;&esp;崔洞在县衙外等了很久,终于在县衙外见到了杜五郎身边的随从全福,他连忙上前表示想见一见杜五郎。

&esp;&esp;全福却摇头道:“崔郎君,不是五郎不肯见你,而是现在出了刺驾的大案,五郎走不开啊。”

&esp;&esp;“这是崔家收集到的县令贪赃枉法的罪证,帮我交于五郎,或于他有大用。”

&esp;&esp;“多谢崔郎君美意,但应该用不到了。”全福道:“寿安县令犯的是刺驾的死罪。”

&esp;&esp;崔洞诧异于一个下人竟然能直接作主拒绝查看这么重要的证据,想了想,道:“我想问问圣人是否无恙?”

&esp;&esp;他其实想问问,在寿安县的地界出了这么大的事,是否会影响到崔家。

&esp;&esp;全福道:“我只是个下人,这等大事,我也不知道。”

&esp;&esp;崔洞心想,全福一直跟在杜五郎身边,亲身经历了事发时的情形,岂有可能不知的?如此回答,可见杜五郎已不看中彼此往昔的交情了。

&esp;&esp;这让他有些失落。

&esp;&esp;“崔郎君何不去问问袁志远?”全福正要转身离开,忽而又提醒道,“他不是从崔家出来的吗?也许知道些什么呢。”

&esp;&esp;崔洞一愣,沉吟道:“砚方吗?”

&esp;&esp;全福点点头,行礼告辞,但最后说的一句话却是让崔洞打了个冷颤,觉得浑身的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

&esp;&esp;“崔郎君放心吧,袁志远还不知道他阿姐的事。”

&esp;&esp;“什……什么?”

&esp;&esp;崔洞追了两步,想上前问个清楚,可全福已经走向了那些赶过来的官员,只留他呆立在那里,满是震惊地想着全福怎么可能会知道这件事。

&esp;&esp;就连他自己,也是前阵子才得知的。

&esp;&esp;杜五郎那样不问俗务的人想必不会关心崔家这些隐秘之事,那么,是旁人让全福这么说的?

&esp;&esp;该不会是天子授意?

&esp;&esp;想到天子已经盯上了崔家,崔洞发现崔家被牵扯进刺驾大案的可能性并不小。

&esp;&esp;他失魂落魄地走向袁志远,一边观察着,依稀辨认出那张脸与过去那个婢女确有几分相似,他以前却没有发现。

&esp;&esp;“郎君。”袁志远正与几个廪生们说话,见到崔洞,不顾身上的伤,连忙站起身来行礼,神色十分恭敬。

&esp;&esp;“圣人还好吗?”崔洞问道。

&esp;&esp;袁志远应道:“一开始我不知道五郎身边就是圣人,没有留意,他们从里面挟着胡家管事出来,很快,打手就围上去了。”

&esp;&esp;崔洞还想再问,袁志远身边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忽然反问了一句。

&esp;&esp;“崔郎君为何能这么快得到消息,赶来关心圣人?”

&esp;&esp;“我……”

&esp;&esp;“你不是自诩闲云野鹤吗?”

&esp;&esp;崔洞看向对方,问道:“你是谁?你识得我?”

&esp;&esp;“林济,我家也在寿安县,木隅村人。”林济道:“小时候我跟着家人逃荒到了偃师,现今归乡应试。”

&esp;&esp;“你为何识得我?”

&esp;&esp;“因为木隅村现今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