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1 / 2)
&esp;&esp;虽然,事情是季汐和他商议过的。
&esp;&esp;可若非如此,他觉得关羽多半不会听他的,张飞也未必肯听他的。
&esp;&esp;他无法自如的指挥关羽和张飞。
&esp;&esp;诸葛亮说道:“劳烦关将军留守荆州,张将军护送明哲前往雒城,亮与子龙率兵溯长江而上,攻克巴东,与刘将军在锦官城会师。”
&esp;&esp;赵云和诸葛亮关系好,而且比诸葛亮也大不了几岁。
&esp;&esp;只是大八岁而已。
&esp;&esp;诸葛亮称关羽、张飞将军,对着年龄差距不算太大的赵云,则是亲切地称呼赵云的表字。
&esp;&esp;赵云对诸葛亮的决定没有意见。
&esp;&esp;关羽则是说道:“益德护送明哲前往雒城是刘将军的命令,理当遵从。但是……”
&esp;&esp;诸葛亮:“……”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esp;&esp;关羽说道:“刘将军让诸葛军师与我等一同镇守荆州,为何要自作主张的轻易离开?”
&esp;&esp;他真的只是提出疑问,而非故意刁难。
&esp;&esp;张飞代替诸葛亮答道:“云长兄,诸葛军师做下的这个决定是同我和明哲商议过的,而且也会向刘将军请示。”
&esp;&esp;其实是季汐率先提出来的。
&esp;&esp;关羽见张飞和季汐都同意了诸葛亮的决策,不再质疑和反对,说道:“诸葛军师,我可以听从,但请和我说说理由。”
&esp;&esp;诸葛亮知道这其实是季汐的建议。
&esp;&esp;张飞没有听出季汐提出这一建议的另一层用意,他听出来了。
&esp;&esp;季汐是在帮他。
&esp;&esp;他不会傻到说出是季汐想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esp;&esp;诸葛亮说道:“刘将军做出决定的时候还未得明哲,现在有明哲加入,攻城拔寨的速度必然会加快。我身为军师,当随机应变。”
&esp;&esp;关羽勉强接受了这个理由。
&esp;&esp;季汐见事情进展的顺利,没有让诸葛亮失去这次能施展军事才能的机会。
&esp;&esp;他很为诸葛亮高兴。
&esp;&esp;原本,诸葛亮是在得知庞统死后,才率兵去与刘备会师的。
&esp;&esp;现在有了他的加入就不同了。
&esp;&esp;庞统还会不会死他不知道,但只要他不死,诸葛亮就没有率兵去与刘备会师的理由。
&esp;&esp;只能和关羽继续留守荆州。
&esp;&esp;如此一来,诸葛亮的第一次用兵就要被蝴蝶掉了。
&esp;&esp;诸葛亮的声望也就一直刷不上来。
&esp;&esp;这只是其一,更为重要的是,刘备这么着急地请他过去,肯定是攻城拔寨的时候遇到困难了。
&esp;&esp;所以才会想起他来,这么急忙的叫他过去。
&esp;&esp;他帮助刘备解决困难,然后向成都进发,与诸葛亮两路并进,能更快的拿下益州。
&esp;&esp;成都在这个时候称锦官城。
&esp;&esp;诸葛亮给其他人都做了安排,唯独没有点王基的名。
&esp;&esp;王基着急地道:“军师,我呢?”
&esp;&esp;诸葛亮看向王基,说道:“伯舆,我已与张将军和明哲商议过了,你就跟着关将军留守荆州。”
&esp;&esp;王基看向季汐。
&esp;&esp;季汐点头,说道:“伯舆,等回家了我再和你细说。”
&esp;&esp;王基说道:“好。”
&esp;&esp;诸葛亮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词,“回家”,问道:“明哲,伯舆,你们二人是住在一起?”
&esp;&esp;季汐和王基异口同声地道:“是的。”
&esp;&esp;诸葛亮想起了之前有次关羽和张飞都不见了,问过别人才知道他们是去给王基的朋友过生日去了。
&esp;&esp;王基那个过生日的朋友就是季汐?
&esp;&esp;诸葛亮和季汐初次见面,对季汐不是很了解,但是对王基的才华十分看好。
&esp;&esp;这几个月来,他和王基关系不错。
&esp;&esp;他当初差点就让王基做了他的主薄,可惜被关羽给抢去了。
&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