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1 / 2)
&esp;&esp;季汐从善如流地改口道:“益德兄。”
&esp;&esp;张飞不想让关羽占他的便宜,说道:“我与关羽亲如兄弟,你我既是同辈,就不要再叫关羽关叔叔了,直接叫他云长。我会同他说明。”
&esp;&esp;季汐觉得计较这些的张飞有点可爱,带着笑意道:“好。”
&esp;&esp;张飞高兴了。
&esp;&esp;自刘备打下益州之后,张飞就把家人都接了过来。
&esp;&esp;儿子女儿都在。
&esp;&esp;长子张苞还没有到弱冠之龄就夭折了,留下一子,现在还不到十岁。
&esp;&esp;次子张绍拿着把折扇,骚包的很。
&esp;&esp;他看起来十五六岁的样子,对张飞送给他的折扇爱不释手,就连吃饭的时候都要展开扇子扇两下。
&esp;&esp;张飞的女儿只有六七岁。
&esp;&esp;吃过饭后,张飞和季汐闲聊时状似不经意的说起了诸葛亮:“你就那么相信诸葛亮能把连弩给造出来?”
&esp;&esp;季汐过于相信诸葛亮有这能力了。
&esp;&esp;为此还特意去和刘备说要帮诸葛亮处理公务,揽下本不属于自己的差事。
&esp;&esp;对诸葛亮好的有些过头了。
&esp;&esp;季汐十分肯定地说道:“他能创造出孔明锁,想必创造出连弩也不是什么难事。”
&esp;&esp;他再度搬出了孔明锁当依据。
&esp;&esp;张飞听都没有听说过孔明锁,问道:“孔明锁是什么?”
&esp;&esp;难道是门栓?
&esp;&esp;季汐回答道:“是一种小孩子的玩具,由可拆解的木块组成。”
&esp;&esp;张飞:“……”
&esp;&esp;只是会做这种小孩子的玩具而已,和连弩不能相提并论。
&esp;&esp;不过他真正想问的并不是这个。
&esp;&esp;张飞问出了真正想问的问题:“明哲,你当初为何要提议诸葛亮率兵溯长江而上,攻克巴东,与刘将军在锦官城会师?”
&esp;&esp;要知道诸葛亮在此之前从未正式的领过兵。
&esp;&esp;他一开始还不知道季汐这样建议的真正意图,直到诸葛亮与刘备在锦官城会师后威信大涨,才反映过来。
&esp;&esp;季汐是在帮诸葛亮。
&esp;&esp;只是为什么呢?他二人观点不同,应该是水火不容才对。
&esp;&esp;这样帮助政敌有什么好处?
&esp;&esp;季汐大公无私地说道:“刘将军与诸葛军师两路并进,能更快的拿下益州。”
&esp;&esp;张飞吃惊了,就这?
&esp;&esp;早在季汐帮助刘备攻下雒城的时候,刘备就和他坦白的说了,季汐观点和诸葛亮的隆中对背道而驰,所以才放了季汐半年多的鸽子。
&esp;&esp;季汐想联曹灭吴,诸葛亮想联吴抗曹。
&esp;&esp;刘备还告诉他,季汐帮忙拿下了雒城,等于通过了考验,以后就采用季汐的方案。
&esp;&esp;季汐和诸葛亮可不就是势如水火?
&esp;&esp;张飞忍不住说道:“我就直说了,你想联曹灭吴,诸葛亮想联吴抗曹。你与诸葛亮观点不同,让他待在荆州不是更好?”
&esp;&esp;为何要帮诸葛亮竖立威信?
&esp;&esp;“刘将军与诸葛军师两路并进,能更快的拿下益州。”季汐还是这句话,“只这一个理由就已经足够。”
&esp;&esp;私心是不想让诸葛亮明珠蒙尘。
&esp;&esp;而且,诸葛亮在锦官城也并不会影响到他,为何不帮一把?
&esp;&esp;汉中之战诸葛亮并没有去前线。
&esp;&esp;他的计划是等刘备攻下汉中后再与曹操联盟,也只有攻下汉中后才有与曹操联盟的资本。
&esp;&esp;到时候他在汉中,诸葛亮在益州。
&esp;&esp;诸葛亮到时候就是反对联曹灭吴,也远水救不了近火。
&esp;&esp;当然,他还受了电视剧的影响。
&esp;&esp;电视剧中的诸葛亮年轻的时候一袭白衣,意气风发。
&esp;&esp;那是诸葛亮最光辉的时刻。
&esp;&esp;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