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1 / 2)
&esp;&esp;作为空气动力学的应用产物,尾翼是赛车身上最重要的一部分,低速时或许没什么明显作用,可一旦车速超过百码,失去尾翼的车甚至都无法走出笔直的直线。
&esp;&esp;奥尔德斯三人车上的旧款尾翼体积小,如同麻雀的尾巴,细长而弯曲,更倾向于尽可能地降低风阻,只有在超高速时才会发挥出平衡的作用。
&esp;&esp;乔舒亚三人车上的新款尾翼则是更侧重于安全,流线型的鹰尾外观风阻虽大,却是用牺牲一点速度的方式保证了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最大平稳性能。
&esp;&esp;后者才是如今拉力赛的主流。
&esp;&esp;但也有人更喜欢前者。
&esp;&esp;譬如余曜自己车上装着的就是奥尔德斯的同款。
&esp;&esp;只不过已经被老张仔细调整过角度,据说能在两者之前取得一定的平衡,但就外观而言,显然还是更偏向于获取速度。
&esp;&esp;“也难怪在l国站上,乔舒亚会输给他的亲叔叔。”
&esp;&esp;余曜尽可能地在脑海中回想着乔舒亚那辆翼豹在赛场上的英姿,但眼下,这样的速度着实提不起他对乔舒亚实力的敬佩。
&esp;&esp;“也怪不得魏哥他们会对wrc的改革这么生气,哪怕他们并没有真的经历过b组时代。”
&esp;&esp;余曜难得打开了话匣子。
&esp;&esp;祁望霄静静地听着,干咳着很少说话,只是时不时地轻轻点头。
&esp;&esp;余曜也没有一定要得到回复的意思。
&esp;&esp;单纯就是慢到有些无聊。
&esp;&esp;他算是明白了很多赛车手下了赛道后为什么会选择坐车而不是自己开车,习惯了惊险刺激的赛道,大约很难喜欢上在平直公路上一板一眼地遵守交通规则。
&esp;&esp;好在余曜很快开发出了新体验。
&esp;&esp;去东归赛道的一路要经过村落,荒山,野地,路面也从柏油到水泥再到砂石,土地。
&esp;&esp;砂石路滑,柏油路涩,泥土路上因为有水而松软泥泞。
&esp;&esp;不同的路面,轮胎的抓地感完全不同。
&esp;&esp;哪怕没有高速的加持,余曜也能感受到其中微妙的差距。
&esp;&esp;他干脆放平心态,把公路当做测试路来开,偶尔还会故意放慢速度一段,等到离得远了再加速追上来,好测试自己在不同路面上刹车油门的反应效率。
&esp;&esp;“余这是在玩追击吗?”
&esp;&esp;前面三辆车的公共频道里,透过后视镜看见这一幕的迈伦好奇地问。
&esp;&esp;“开车的时候别分心。”
&esp;&esp;乔舒亚一板一眼地提醒道。
&esp;&esp;迈伦撇撇嘴角,不耐烦地按按喇叭示意自己听到了。
&esp;&esp;夹在两人中间的巴塞洛缪就瞥了眼手表上的消息,插话道,“我们的导航直升机已经就位了。”
&esp;&esp;“嗯,”乔舒亚还是不急不缓的样子,“中央控制区也已经就位。”
&esp;&esp;频道里登时传出三道不约而同的松气声。
&esp;&esp;三人组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esp;&esp;他们从入行起就习惯了国际汽联反复强调的人身安全第一,从不认为追求保车,设备和科技有什么问题,甚至因为后勤到位觉出了一种熟悉的安全感。
&esp;&esp;“想不通前面的几个大叔为什么对我们有那么大的意见,”迈伦是真的纳闷,“难道要我们像魏的领航员一样把命留在这条赛道上才算得上真爱拉力吗?”
&esp;&esp;更何况他们未必会输掉比赛。
&esp;&esp;高科技带来的速度进步可比只靠人力强多了。
&esp;&esp;他们的领航员都不需要熟记路书,只需要如实转述中央控制区的实时指令就好。
&esp;&esp;甚至都未必需要领航员。
&esp;&esp;只要信号够好,头盔里装上通讯耳机就已经足够。
&esp;&esp;乔舒亚抿了抿唇没接话。
&esp;&esp;但鬼使神差的,他想到了自己提出也想要去跑拉力后,诺埃尔邀请他作为领航员的那场拉脱维亚拉力赛。
&esp;&esp;拉脱维亚的田间赛段充斥着蓬松的砂土。
&esp;&esp;车胎打滑不说,车后方扬起的烟尘铺天盖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