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1 / 2)
她有些自嘲地想起当年用光能级武器攻击西乌斯城的时候,现在她则是在用己方最好的武器去帮灵族攻击鬼族的巢穴。
这种己方握有唯一能撼动空间魔法的武器的力量,却需要双方来协同才能命中那个可移动的“要塞”的情况,大概就是亚灵口中的命运论。
灵族和鬼族的光速级战斗,总是被压缩在极限短暂的时间内,接下来的一分钟或几十秒后,她很可能就能拿到一个坐标,她需要配置八个不同角度和水平线光束攻击,确保它们不会相互穿透抵消,以及,摧毁魔鬼巢穴。
“全通讯频道在射击完成前,进入静默模式,只保留与灵族海克鲁要塞的通讯线路。收到联络,无需我的同意,立刻接通!”
魔鬼巢穴的外壳被切开,增殖型魔鬼的血不断滴落。不,就算它不被切开,它们也已经处于敞开的状态。
它们的每一滴血,都在掉到巢穴球体最底部的瞬间,展开成一个平面,从而被黑色的弧形排异并向上升起,最后从平面上向方出现了一个圆顶,位置也逐渐从底部向上浮起。
一个又一个类似的“半圆体”,区分出的无以计数的空间,形成了巴尔德巢穴的内层“子巢穴”结构。
从下到上,如同一座城池中无以计数的宅邸,却不生根于地面,只漂浮在空中,相互碰撞,而后厮杀,互相吞没……仿佛是人类在五十多个世纪前臆想出来的“地狱”。
“婴儿”诞生;“成人”厮杀;返祖“少年”;最后重回“孩童”时期,寻回“理智”,用理智战胜了本能,学会了思考与自控。
他们在此出生,在此交却不会出生,而后是自相残杀,最终才在黑暗中重新面对最残酷,也最真实的“生态”——融合。
魔鬼的生态全都被浓缩在一个时间点,从下至上的呈现在巢穴里。
混乱至极,也残酷至极,却是他们享受的欢愉,他们的生命所留下的轨迹。
永焚仇火(9)e
这是一种外族完全无法理解的、不断聚合、滋生、向上……如同攀登金字塔结构顶端的弱肉强食的过程。
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不需要任何理由,他们就会向往的唯一目标,直到汇聚向金字塔顶的位置。
这是他们生存的本能之一,如同人灵两族的食欲。
只要能踏入悬浮在最高处的、那个异于其他的、过于巨大的黑色半球体内,就能成为巴尔德君主的“孩子”,成就他们迈向巅峰所需的第一步……
塞尔等无一不被巢穴内的所见所闻震撼,以至于把最初的几秒都浪费在了吃惊上。
在赫卡、塞尔、欧兰因及帝坎贝尔都忙于战斗或支援的时候,阿达加迦和科特拉维却难得并肩站在要塞墙顶,平静地注视着魔鬼巢穴所在的方向。
“在这个距离下,我离开海克鲁的防御光罩的瞬间,也就是要塞空间阻断被抵消的瞬间,巴尔德君主肯定会出现。而塞尔他们却需要留在魔鬼巢穴那边,确保光能级武器能命中。”阿达加迦说出了自己的估算,“巴尔德君主不会因为老师是‘盟友’就顾及你的生死,因为他们的大脑里只有本能在主导一切。”
而他们作为生物的三大本能,又从出生的那一刻就被混淆在了一起,就像风阶会把三组魔力融合为一组那样。风阶因为“融合”强过圣阶,魔鬼们也是因此才能获得食物链顶端的力量。
“他们存在本身,就像是一种不停跨越数十万年的进化过程。”阿达加迦说,“其中以巴尔德君主为最。无论发生什么,无论是对待同族还是异族,他只会给我们两种选择:臣服或死亡。”
虽然阿达加迦选了第三种,但事实上他从来没赢过,每次都近乎于侥幸存活。
“没有第三种可能。”他说。
“你忘记我已经跟魔鬼君主交过手,也已经去过魔鬼巢穴的事实了?”科特拉维微笑着反问,“虽然我只去过一次魔鬼巢穴,但战斗的经验肯定仅次于你。”
“没忘。”阿达加迦摇头,“正因为老师已经去过巢穴,我才能对你说这些。因为只有去过巢穴之后,才能切实的明白那是难以用我们所知的‘常理’来界定的存在。”
科特拉维却回答:“你唯一的优点就是直率,不用这么欲言又止的说话。尤其是对我。”
“的确。”这些话过于熟悉了,阿达加迦自然只能无可奈何地点头,“我只是想说,一旦我们离开要塞,就至少要坚持十秒,这样才能给赫卡他们留出足够的攻击时间。”
就算人族的武器攻击达到光速级,还是无法与魔鬼君主的超光速级移动方式相匹敌;
如果给魔鬼君主留下展开那些“血的镜面”的机会,就不能确定光能级武器的攻击能准确命中魔鬼巢穴,又是否能给它造成伤害;
因而塞尔他们就是必要的条件,科特拉维和阿达加迦也是如此……可在遭遇巴尔德君主的时候,十秒钟时间会发生什么,又会出现多少战损,参看“永行小队”的情况就能明白。任何最夸张的估计,都会变成最保守的下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