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盛唐挽歌 第1030章(1 / 2)

加入书签

每天都是白天去衙门,晚上又回家,有条不紊的分派政务军务。

跟前世上班差不多。很平淡,没有惊心动魄,更谈不上刺激。

然而,史思明的日子却过得很不好!

也不知道是不是魏州这里的水土跟史思明犯冲,一来元城,被永济渠上的河风一吹,史思明头痛的老毛病又犯了。

刚刚夺取相州,干掉李归仁的好心情立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于是心情非常不好的史思明,头痛病犯的时候,就喜欢杀人。往往是前一刻还喜笑颜开的,后一刻就直接拔刀了。

这种情况不分白天晚上,只看史思明什么时候发病。

作为“大燕国”的皇帝,史思明有一个“优伶团”,不是唱戏,而是专门给他讲笑话的。

这些人,原本非常得宠,史思明平日里虽然好杀,却也不会杀给自己讲笑话的人。

但现在不同了,这一位所谓“天子”,动不动就杀这些优伶。

这天,在得知刘龙仙居然敢派兵夺取卫州,威胁到相州的侧翼,史思明立刻就大发雷霆!

然后,他的头痛病又犯了。

史思明再次无克制的开始拔刀杀人,杀了身边的宦官,杀了值守的卫士,一直杀了十几个人才停下来。

“刘龙仙!你好大的胆子!

朕不来找你麻烦,你反倒是来找朕了!”

元城刺史府的大堂内,史思明手握横刀,喘着粗气咆哮着。大堂内只剩下他一个人站着,其他人都已经躺下。

地上全是刚刚被他杀死的人,只可惜都是身边人,大部分是优伶,一个和刘龙仙沾边的都没有!

发泄了一番之后,史思明的头又不疼了。他一屁股坐在大堂主座上,吩咐下人将这里清扫干净。

然而史思明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坐在座椅上,看着宦官们战战兢兢的收拾残局。

这么多人,谁也不知道这位喜怒无常,头痛就喜欢杀人的大燕国皇帝在想什么。

其实,史思明只是在后悔,当初收拾李归仁的时候,怎么就没顺便把刘龙仙一块料理了。

他在后悔呢!

小不忍,则乱大谋!

史思明的谋划,就是劫掠汴州,其他的都要靠后。

现在刘龙仙像个跳蚤一样的蹦出来了,要不要把他给捏死呢?

史思明陷入沉思之中。

理智告诉他,现在必须要忍,因为刘龙仙很显然只是最先跳出搞事情的那个螳螂。

他身后还站着人呢!不能因为这点事情,就兴师动众的拔刀就砍。

然而,史思明却完全压制不住自己愤怒的情绪!

因为据李归仁说,当初那次诈降,就是刘龙仙的计谋。换言之,刘龙仙才是自己当年跌下城头的罪魁祸首!

“来人啊,传令下去,城外大营点将,朕要征讨刘龙仙!”

史思明走出衙门大堂,对门外守候的传令兵吩咐道。

盛夏的果实

初夏,黄河的洪峰再次到来,汴州以北的黄河沿岸,堤坝多有漏水,好在封堵及时,没有造成多大损失。

有鉴于此,方重勇命汴州朝廷下发政令:火速将沿黄河的村落百姓,内迁十里地集中安置,以防洪水来时第一波就将他们所居住的村落淹没。

除了抗洪的事情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那便是一年一度的科举!

汴州朝廷所举办的科举,已经成为定例,每年都开,雷打不动。正因为如此,很多外地的考生,都会在初夏时来到汴州备考。

城墙尚未合拢的汴梁城内,又是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姿态。

关于科举,今年汴州朝廷搞出两个新玩意。

第一个,把一些稀奇古怪的题目贴在墙上,只要能够“合适作答”,便可以破格录取。

比如说,其中有道题是这么写的:

假如将一个时辰,划分为一百二十分钟。

屋内有一盏油灯,开始时是点着的。

六十分钟后,考生进屋将其熄灭,然后离开。

剩下的六十分钟,在过了三十分钟的时候,考生再进屋将其点燃。

剩下的三十分钟,在过了十五分钟的时候,考生再进屋将其熄灭。

以此无穷,重复点燃与熄灭的操作。

那么一个时辰后,考官进屋,看到油灯是点着的,还是灭着的?

礼部还未收到考生的正式作答,然而那些各地来的考生们,就差点因为这道题打起来了,状元楼内为此争论得面红耳赤者比比皆是。

有人说时间到了以后灯是点着的,有人说是熄灭的,什么理由都有,谁也无法说服谁。

汴州朝廷的另外一个操作,是考生可以将自己的文章挂到贡院外的墙上,给所有人看,但题目限制于“讲述一个自己尊敬的人”。

比如祖辈,父母,先贤,甚至是自己,都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