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章(2 / 2)

加入书签

个不同的国家,而且……也不知道她现在的具体位置。

“有什么好写的,又寄不过去。”

系统只好劝道:“就分享一下路上的事情呗,那么不同的感受,总该有些想要让她知道的吧,寄不过去到时候拿回大尹村给她看不就行了。”

莫月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个理儿,沾墨咬着鼻头,回忆起最近的事情。

洋洋洒洒两张纸写满,最后落款她有些犹豫,转念一想又不是什么正式书信,提笔写上了两个字。

——想你

等莫月把信上墨迹吹干,小心翼翼用信封装起来藏在包袱里之后,才发现天已经暗了下来,外边街上已经点起了灯笼。

伸了伸懒腰,现在睡的话时间太早,不如出去逛逛。

茶马镇太小自己又急着学骑马,都没怎么注意那里的风土人情,现在还有些时间休闲一下,出去逛逛何乐而不为。

长街两侧的灯笼次第亮起,青石板路上映着暖黄的光晕。酒肆里传出划拳笑语,绸缎庄的伙计正不紧不慢地收着幌子,几个孩童举着糖人在巷口追逐嬉闹,险些撞到她身上,又嘻嘻哈哈地跑开了。

“姑娘可是初到幽州?”一个卖花的老妪笑眯眯地望向她,

“买支芍药吧,下午太阳落山才摘的,上面还有鲜活气儿呢。”

她怔了怔,忽然想起在祁州城,她调笑自己,说祁州城的口脂不如当初生日送她那个好,这朵芍药那艳丽的劲儿,跟那支口脂一模一样。

“给我来一支吧!老人家,这附近可有女子用的胭脂?”

老妪会意地点点头,收过铜板递上芍药,指向不远处一家尚亮着灯笼的铺子:

“柳记香粉铺的桃花胭脂最是难得,姑娘去得巧,今日刚开了一瓮新制的。”

她道了谢,朝那铺子走去。铺面收拾得极整洁,琉璃盏里盛着的胭脂膏子泛着细腻的光泽。

掌柜的是个清秀妇人,见她进来也不多话,只将一盒胭脂推到她面前。

“姑娘可以看看这一盒,这是用幽州山桃的花瓣捣了百遍,又揉了蜂蜡进去的,抹在唇上,像是三月枝头最嫩的那朵。”

她顺心地接过,指尖蹭到一点嫣红,忽然就想起周瑾耳垂上那粒小小的红痣,要是这颜色染在她唇上

“包起来吧。“莫月轻声道,耳根已经微微发热。

掌柜的抿嘴一笑,只当她在害羞,想必是心中想到了意中人,取出个青瓷盒将胭脂盛了,外头裹上红绸给她。

等她朝外走去,又说了几句吉祥话:“您与您心中那位,一定会百年好合,携手到老!”

莫月扭捏地转身道了谢,才出门离开。

第二天一大早莫月就醒了,照常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练了练身法,等到晨雾还未散才回驿站。

知州几人昨晚上没有喝酒,现在过来通知了莫月一声,将军她们得下午才到,接见她应该要等明天,今天官衙的人都很忙,希望她可以自行安排。

莫月答应着,本想凑热闹去看看将军进城是什么场面,顺便看看这女将军到底长什么样。

可从太阳升起之后,城里的那条宽大的主道就站满了百姓,知州正忙得焦头烂额,组织人墙维持秩序。

莫月实在不想跟他们去挤,干脆窝在驿站懒着,实在闲得无聊,又找驿官买了些白纸,静下心来练了会儿字。

太阳要被远处的山峦遮住一角时,幽州城的青砖城墙上已挤满了人。卖炊饼的张老汉踮着脚往官道尽头张望,竹筐里的胡麻饼早凉透了也顾不上理会。

“来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只见官道尽头缓缓现出一队人马,当先一骑通体如墨,唯额间一抹雪白。马背上那人银甲红袍,戴银色盔,只用一根白玉簪挽着发——正是威震北疆的和阳将军秦飞霓。

“秦将军!是秦将军啊!”

路旁的妇人慌忙将怀中的幼儿双手举起,那孩子懵懂地挥着一支新折的柳枝,嫩叶上还沾着早就接在瓶里的露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